浙吴联谊总会
文/吴因平、吴海鲸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泰伯庙会以其独特的风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璀璨明珠,更是闪耀着民族精神的一道夺目之光。
泰伯,这位至德先人的传奇故事,是泰伯庙会的精神溯源。他为了成全父亲的心愿,让位于三弟季历,与二弟仲雍远奔江南,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教当地百姓农耕、礼仪,开启了吴地文明的先河。他的谦让、开拓与奉献精神,如同一颗种子,在吴地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孕育出了泰伯庙会这一独特的文化盛宴。
庙会游行礼仪,是泰伯庙会的重头戏,也是民族精神的直观展现。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秩序井然,走在最前列的往往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身着传统服饰,步伐沉稳,眼神中透露出对先辈的敬重和对传统的坚守。其后是各种寓意吉祥的方阵,舞龙舞狮的队伍活力四射,彩绸翻飞,龙狮灵动,象征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彰显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活力。队伍中还有身着古装的孩童,他们手持鲜花或祭品,表情庄重,传承的接力棒仿佛在这一刻悄然传递,预示着民族精神的代代延续。这种严谨有序、充满敬意的游行礼仪,不仅是对泰伯的缅怀,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集体践行,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刻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
祭品艺术,在泰伯庙会中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美的糕点、水果,造型别致的面食,无一不体现着吴地百姓的心灵手巧。这些祭品并非简单的供奉之物,而是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与美好的祈愿。每一件祭品都经过精心制作,有的被雕琢成各种吉祥图案,如象征长寿的仙鹤、寓意富贵的牡丹等,它们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族昌盛、国泰民安的祈盼。祭品艺术,是吴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诠释,也是民族精神中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生动体现。
服装和道具设计,更是泰伯庙会中民族精神的视觉呈现。演员们身着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刺绣工艺精湛,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吴地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从华丽的蟒袍到典雅的旗袍,从威风凛凛的武将服饰到灵动飘逸的仙女服饰,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着装风格,这些服装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再现,展示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服饰文化传统。而道具设计同样独具匠心,舞龙的长龙、舞狮的狮子,都是由当地艺人精心制作,栩栩如生。这些道具不仅是表演的工具,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们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泰伯庙会的非遗文化传承,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实践,它让我们看到了先辈们的智慧与精神力量,也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文化的根脉与精神的寄托。在时代的浪潮中,希望泰伯庙会非遗传承能够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这道民族精神的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温暖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让泰伯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