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绵密的,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粉墙黛瓦,浸润着青石板路。在这烟雨朦胧中,吴学的精魂悄然生长,如同庭院里那株苍劲的梅树,在岁月的滋养下愈发挺拔。
吴学,是江南文人案头的一盏清茶,是园林深处的一曲评弹,是巷陌间飘散的一缕墨香。它不似北方的学问那般气势磅礴,却自有其温润如玉的品格。在苏州的园林里,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吴学的智慧,假山池沼间藏着天人合一的哲思,回廊曲折处暗喻着人生的况味。
记得那年深秋,我独坐网师园的”殿春簃”,看一池残荷在细雨中摇曳。园中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诉说着吴地文人的雅致与风骨。那些精妙的造园艺术,不正是吴学”以小见大”的生动写照吗?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咫尺之内,可见乾坤。这种对意境的追求,这种对生活的审美,早已融入江南人的血脉之中。
吴学的精髓,更在于它对”和”的追求。在江南的街巷间,商贾与文人比邻而居,市井与雅集相得益彰。这种包容并蓄的气度,让吴学既有书斋里的深邃,又有市井间的烟火气。就像苏州评弹,既能唱《长生殿》的缠绵悱恻,也能说《白蛇传》的市井传奇,雅俗共赏,各得其所。
漫步平江路,青石板路上仿佛还回响着历代文人的足音。那些在书院讲学的鸿儒,那些在园林吟诗的雅士,那些在街巷传艺的匠人,都是吴学的传承者。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份文化的根脉延续至今。如今的江南,虽已换了人间,但吴学的精魂依然在街巷间流转,在园林里徘徊,在人们的心头萦绕。
吴学,是江南文化的根,深植于这片水土;是江南文化的魂,滋养着这方百姓。它不事张扬,却自有其坚韧的生命力,如同江南的细雨,润物无声,却让这片土地永远保持着温润的光泽。
2025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