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这些典籍上,仿佛为吴学的千年传承镀上了一层金边。
“吴学不是故纸堆里的学问,”我经常这样说,”它是活着的文化基因。”在我的解读中,吴学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现实的映照。从泰伯奔吴的开拓精神,到吴地文人的风雅气度;从江南水乡的温婉灵动,到现代吴地的创新发展,吴学始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我特别推崇吴学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我说,吴地自古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处,既有中原文化的厚重,又有江南文化的灵动。这种包容并蓄的特质,造就了吴学独特的魅力。在我的书房里,既有吴地文人的书画作品,也有现代吴地艺术家的创新之作,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吴地工匠精神的诠释。我说,从苏州园林的精致,到宜兴紫砂的典雅,无不体现着吴地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代吴地发展的精神动力。
夕阳西下,我站在书房窗前,望着远处的太湖,想象之中,吴学就像这太湖一样,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广阔的创新空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吴学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独特的力量。
那些陈列在书架上的典籍,在暮色中泛着微光。这光芒,既照亮了过去,也指引着未来。我对吴学的理解,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文化创新的探索。在文化的引领下,吴学这棵古老的文化之树,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2025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