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号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堂号,不仅仅是用在祠堂,还多用在族谱、店铺、书斋及厅堂、礼簿等处;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钱袋、灯笼等上面大书堂号,以标明姓氏及族别。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属的人,都不会忘记本族世代相传的堂号。不仅汉族,许多迁居内地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匈奴的呼延氏“太原堂”、回纥族的爱氏“西河堂”、蠕蠕族的苕氏“河内堂”等少数民族,内迁后接受了汉文化,也有以其繁衍地的郡名或祖上业绩之典故作堂号的。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实际意义,吳氏历史上有七大郡望,还有众多的堂号。
三让堂、至德堂、勃海堂、孝贤堂、延陵堂、延龄堂、世让堂、和仁堂、观乐堂、绍灵堂、武德堂、崇本堂、敦睦堂、永思堂、黄泉源堂、治平堂、聚庆堂、奉先堂、奉思堂、敦厚堂、承先堂、积庆堂、春晖堂、崇让堂、福临堂、春明堂、万云堂、瑞本堂、宜德堂、太平堂、吳世堂、圣极堂、仁义堂、清德堂、仁德堂、吳家堂、柏树堂、清水堂、益德堂、忠义堂、永清堂、耀祖堂、显承堂、恭德堂、旭东堂、梅溪堂、氏德堂、崇文堂、义德堂、德馨堂、国远堂、居正堂、公德堂、万永堂、殿元堂、义和堂、茂盛堂、致德堂、永德堂、长生堂、宗仁堂、和平堂、世德堂、福世堂、德旺堂、怡德堂、源德堂、种德堂、昭德堂、兴让堂、思让堂、德让堂、继述堂、怡安堂、均安堂、集贤堂、思敬堂、思源堂、崇礼堂、端本堂、履成堂、承启堂、敦睦堂、笃忠堂、双乐堂、双合堂、贻燕堂、听彝堂、叙伦堂、爱敬堂、恩敬堂、庆余堂、直笔堂、兰蕙堂、五柳堂、有秩堂、宝诰堂、萃英堂、恩成堂、保和堂、风林堂、永怀堂、承善堂、源远堂、经远堂、锦绣堂等等。
由于各种因素,吳氏的堂号还有一部分无法统计到,相信以后,吳氏堂号的统计到全部成册,以便于吳家寻根。
原创 吴美福
2023.3.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