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城东去五千米,有一座很不一般的山,这座山名叫雩紫峰,一听名字雩紫二字就让人感觉到很有仙气。千年以前,雩紫峰曾经极负盛名,可如今,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几乎无人知晓。
不过沿雩紫峰山体向北延伸约四千米,有两座紧挨着的巨大的石灰岩山,大的叫大荷山,小的叫小荷山,小荷山内有一个神奇的洞穴,也叫仙人洞,与庐山仙人洞同名,历史上从未出过什么大名,听起来甚至还有借名之嫌,可如今,声名却陡然鹊起,国内外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看上去,两者似乎不相干,又似乎是千年间此消而彼长,可毕竟同在方寸之地,好像是彼此前后呼应相得而益彰,更增添了雩紫峰的仙气和传奇。
雩,从雨、从亏(音余),亏义“填满凹坑”,雨下亏义为“雨水注满湖泽”,古代引申为“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 《公羊传·桓公五年》曰“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雨,故谓之雩”。
紫,颜色名,本义蓝和红组成的颜色。《说文》曰:紫,帛黑赤色也。清晨,太阳未出,天空云霓折射,多布紫色,此时隐隐约约,还可见北极星,故称之紫微星。古人因相传“老子”有紫气,故以紫为祥瑞的颜色。如:紫房(道家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也称“紫府”);紫皇(道教传说的天帝)。后又引申为与帝王、皇宫有关的事物,如:紫微垣(星座名。星相家认为由它的明暗可以判断皇家的兴衰)。
如此二字,合为雩紫。雩紫之名,作何解释,非我所能言明。雩紫二字,冠此山名,原由何在,赋义何在,更非我所能及尔!
也不知有多少次,每每登上雩紫峰,已是午时,远眺则群山如浪,俯瞰则田亩如列,若偶见一雄鹰,翱翔旷野,俯旋山林,实为幸遇之景。至于清晨或者傍晚,景色是否紫玉漫天,炫虚雾蒸,只有露宿峰顶候守其间方能见之分晓了。
年复一年,观此景观,并无他想,更不知其背后深藏着何种历史传奇。
多年以前,曾听一位学者提及张道陵到龙虎山之前,在万年雩紫峰居住过。后来,在龙虎山办了一次大学同学聚会,看到《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中有一段文字:在他57岁时携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登乐平雩子峰,溯信江入贵溪云锦山炼“九天神丹”。
于是,总忍不住猜想:1900多年前,这座山上一定是何等的非同凡响啊!
明洪武九年,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撰《汉天师世家》,翰林大学士宋濂承皇旨为其作序,序中写道:“章帝以博士徵,不赴。和帝即位,召为太傅,封冀侯,亦不就。乃杖策遊淮,入鄱阳,上龙虎山,合九天神丹。”
《汉天师世家》卷首《天师世传引》中有如下记述:“建初五年,章帝征,不起。永元初,和帝征为太傅,冀县侯,三诏不就。游淮,居桐柏太平山,独与弟子王长从淮入鄱阳,登乐平雩子峰。山神拜于道,愿受驱策命,廟食峰,炼丹其间。山神知觉,而双鹤导其出入,遂弃其地,泝流入云锦山(即龙虎山),练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其名。年六十余,饵之益壮。”
宋濂乃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以散文创作闻名,被称为”一代之宗”,教授太子,主修元史,其文《送东阳马生序》收录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文言文单元。如此泰斗又奉朱元璋圣旨为《汉天师世家》作序,其中记录,应是足够权威的了。
再看文中所叙,“独与弟子王长从淮入鄱阳,登乐平雩子峰。山神拜于道,愿受驱策命,廟食峰,炼丹其间。山神知觉,而双鹤导其出入,遂弃其地,泝流入云锦山(即龙虎山),练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其名”所谓乐平雩子峰,就是万年雩紫峰。
张道陵天师57岁时,来到雩紫峰,炼丹三年。先练成了第一粒丹,放在桌子上,不小心被鸡啄了吃了,这只鸡竟然慢慢变成了仙鹤,于是有了鹤立鸡群一说。第二粒丹,刚练成就被守炼丹炉的赵公明偷吃了,于是赵公明竟然也成了仙,骑上黑虎而去,先是成了瘟神,后来还竟然成了财神爷了。再说张天师也是实在没办法,只好离开雩紫峰,在仙鹤引导下来到信江边,再从锦江入信江口,乘船溯流而上来到锦江上游的云锦山,然后独自一人飞上悬崖,在崖壁的山洞里辟谷炼丹,终于练成了龙虎大丹。60岁时,又去了四川青城山,在那里成立发展了五斗米教,也就是道教的前身。道教则是其长孙张鲁四子张盛从许昌回到龙虎山后才开始创立的。
清,同治十年(1871年),由项珂、刘馥桂编修的《万年县志》卷二之山五 “仙鹤山”条目 记载:“在仙雩村漠,张道陵炼丹于此。置案上,鸡啄而食之,化为仙鹤飞去,因以为名。炼丹池遗迹尚存。山下有灵鹤观。郡守陈公策诗曰:仙人骑鹤去,不见鹤飞还。灵观成陈迹,依然独此山”。又有“赵家山”条目记载:“在雩源口去仙鹤山里许,即赵元坛故居。时,张道陵炼丹,命元坛守丹灶。丹成,元坛窃食一粒,遂成仙,骑虎而去。今人多画伏虎元坛像以此。”
所说的赵元坛就是赵公明啊!就是民间祭拜和神话传说中的那个人见人爱的财神爷啊!
晚唐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芝起义军兵败黄梅为大将刘汾部斩杀,余部奔亳州投黄巢。三月,黄巢起义军渡江南下,攻下饶州信州,主营驻扎雩紫峰仙鹤寨,滞留半年有余。十二月进入福州,后转入广东。次年十月克广州,竟拥兵百万,沿桂江湘江一路北上,号为北伐,至江陵直逼襄阳。刘汾一路追击,在荆门与父刘巨容合兵大败起义军。起义军又转战回到饶州信州。880年三月,大将张璘渡江南下狙击,黄巢退守信州,张璘追至信州城下战死。起义军反经衢州婺州,攻克池州宣州,七月强渡长江,一路攻克徐州颍州洛阳潼关。881年一月攻入长安称帝。中和二年(882)八月,刘汾率部进驻饶、信等地。883年四月黄巢退出长安,中和四年(884)六月,黄巢起义军经刘汾、李克用等几经残酷镇压后,宣告失败。刘汾蒙诏镇守饶、信二州。
龙纪元年(889),刘汾家族突遭横祸,父刘巨容被杀。刘汾与弟鄱阳县令刘迪经此变故,已厌恶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遂隐居信州弋阳县归仁乡新陂里(今江西省弋阳县曹溪镇)。景福元年(892),刘汾在饶州乐平县归桂、丰乐二乡买得荒闲田800余亩(今万年盘岭、大源、梨树坞等地),名曰南山。坐落饶州路乐平县归桂、丰乐二乡,居崇山峻岭之间,人境寥绝。东至弋阳高界培分水为界,西至丰乐风门岭洪鹤山嘴为界,南至归桂乡东源坑合水为界,北至丰乐乡红鹤山盘岭分水为界。建南山寺(今梨树坞乡南嵩坞)一座,邀请妙果寺禅僧至明、至公等 5人入寺住持。勤耕耘,守奉祖宗春秋二祭。不久,朝廷念刘汾兄弟忠孝,下诏:”汾战阵能勇,思祖能敬,其山寺税粮俱赐优免。”故南山寺改称”南山七诏寺”。刘汾之女金姑美貌无比,唐皇欲纳之为妃,刘汾不从,慌称金姑为哑女,已人庵为尼。其后,金姑果刺舌成哑,并矢志隐修于南山寺。后来唐皇得知真情,为金姑之志所感动,特赦金姑无罪,因而南山寺又名:”大赦庵”。
“大赦庵”坐落于雩紫峰东侧与盘岭山西侧山凹之中,为古代饶州信州陆路来往必经之地,香火旺盛千余年,后为太平天国军焚毁,今仅剩遗迹。
同样是在雩紫峰下,仙气之余陡增了杀气,不觉感叹人间沧桑。
在雩紫峰正南9千米,有一座万年最大的水库,叫大港桥水库,水库库尾西侧有个村叫荷桥村。前文提到“近又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地点就在荷桥村。
原来这里就是闻名于世的“万年贡米”原产地。
相传,南北朝时期,村里有人到安徽走亲,带来一个叫坞源早的早熟稻种,在坞里试种,没想到,田凼边的野禾仂从来没开过花,竟然开了花,还结了谷子。谷子收回家,碾了些,放锅里捞饭,再放蒸里一蒸,结果香气四溢,全村都闻得到。村民奔走相告争相品尝,不用菜都能吃下一大碗,没尝到饭的就拿碗舀了米汤喝,一尝,米汤也香润可口,小孩子特爱喝,跟喝奶乳似的。村民异常惊喜,就留下剩余的谷子作种,来年再种。就这样,年复一年,延续种了1000多年。
话说,明朝正德四年(1509)六月,隔壁不远的姚源坞里(时属余干县万年乡)出了个叫王浩八的人,带领农民起义,王浩八等以姚源洞(雩紫峰西12千米)为根据地,聚众数万起事,攻城夺地,俘余干知县汪和,声势益震。东乡、瑞州民众纷起响应。此后,义军转战余干、贵溪、鄱阳等地,屡挫官军。七年八月,总制都御史陈金募乡兵近6万,分道阻遏要地,自率主力攻姚源洞。义军将领段勇十、洪瑞七中矢身亡。王浩八见势不利,被迫乞降,八年正月逃至浙江复起,六月被陈金俘杀。陈金向朝廷上书建议《请建万年县疏》。
正德七年(1512年)八月,析四县边檄之地,立万年县。次年,首任万年知县为答谢皇上建县之恩,特贡荷桥坞源早稻谷进京,言乃洪武先帝大战鄱阳湖时食此米方大胜,帝喜,特赐封为贡米,旨曰“代代耕种 岁岁纳贡”。其时有四大贡米即江苏香粳、四川红米、陕西黑米、万年贡米。每逢年关,须等万年贡米入宫,方封皇家粮库。
万年贡谷只能在万年裴梅的荷桥一带深山垅田里种植,不用施肥,不用打药,以清泉水灌溉,以山林中雨水淋溶的腐殖质为营养,株型长细,比人还高,易倒伏,生育期长达160—180天。谷长粒,长宽比>3.0;米粒直型,两头园小,形状似梭,米色如白玉,半透明,有光泽;蒸煮成饭,向两头伸长,饭粒中间不开裂,油光香溢,有一户蒸饭,四邻皆香之效;食味软硬适中,冷不返生,不糖化,隔餐仍爽口香甜。
民国时期,万年周围,景德镇、乐平、弋阳、铅山、贵溪、鹰潭等地的粮商们,只要是万年产的大米,他们都愿意高出20—30%的价抢购。抗日战争时期,食盐非常紧缺,价高到一担谷一斤盐。万年富乐乡(今裴梅镇)农民将贡谷加工成大米推运到铅山河口镇换食盐,一担贡米换回食盐6斤,万年贡米之贵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举行国宴时,周恩来总理曾选用万年贡米招待贵宾,成了“国宴用米”。 一九五八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博展会上万年贡米评为“优质大米”。当年的庐山会议上,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食用了省政府接待安排的万年贡米。1970年8月,九届二中全会又在庐山召开,周总理非常关心还仔细询问万年贡米产地和产量情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江西省曾编写《江西地方名优土特产》小册,将万年贡米列为第一位,排在景德镇瓷、庐山云雾茶、樟树四特酒、遂川狗牯脑等之前。1982年,国家商业部授予“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198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国家商业部再次授予“质量信得过产品”称号。
有专家总结出评语称万年贡米云:
吮四季水 吸清新气 吃山林肥 立阴凉地
无病虫侵 纯有机品 始南北朝 盛于明清
米贡天下 光大当今 万年贡米 贵在传奇
60年前,也就是1961年10月26日,江西省文化局收到一封一位名叫龙俊的省委政法部干部来信,信是这样写的:“省文化局负责同志:在看了‘生命起源’电影之后,我想起了一件事,现把情况反映给你们,供参考。万年县陈营区大源乡源头村附近有个很大的石头山,在山根上有个天然的大石洞……我本人原在该区工作,到过这个洞内,几次也没敢往里去,据群众说石壁上有猪等动物形状,我本人没仔细看过,此洞内是否有供考古研究的东西,我还不敢讲,我认为天然洞这么大是很稀少,因此,把此情况反映给你们……”.
省文化局领导收读了龙俊的信后,即与10月31日批示并函告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次年2月省文管会即派省考古队刘玲等人前往作考古调查,勘察结果:从洞口地表裸露着许多动物骨骼和有轻度石化的螺壳等,初步判断“有可能是一处原始人类活动的早期洞穴遗址”。
1962年3月底,又派出考古发掘组,开始对仙人洞遗址进行首次试掘,历时50天。根据洞口的现状,在洞口左右两侧开了三个探方,合计28平米。仅在这小片发掘区就获得人工制品300余件,发现烧火堆12处,人头骨3个,股骨4根,以及大量哺乳动物骨骼等。
1964年4月—5月,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再次对仙人洞遗址进行发掘,前后历时35天。再次发掘重点选在洞口左侧文化堆积最厚处,开了两个探方,又在洞口最西侧开了一个探方,三个探方合计41平米,获取各类文化遗物600余件,还发现烧火堆10处,灰坑3个,人类头骨1个以及动物骨骼6000余块。
两次考古发掘,认定仙人洞遗址为中国华南地区最先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夹砂圜底陶罐经修复复原,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列为古代器皿展区第一个展品,配的文字介绍上,表述为距今约17000年前,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原始陶器。
1973年,浙江河姆渡发现了7000年前的大量炭化稻谷轰动了全世界。1988年,湖南澧县彭头山出土了8000年前的大量的含稻谷壳的烧土。1991年8月,著名农业考古学家陈文华教授在南昌召开了“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众多海外学者中,有一位年过古稀挺着大肚子的美国科学家尤为引人注目,他就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史家,美国资深考古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理查德·马尼士(Richard·MacNeish)博士。在会上,马尼士博士提出,赣东北石灰岩洞穴是埋藏农作物标本、保留农作物孢粉最好最多的地点,可以作为探索稻作起源的突破口,并表示来年重点考察万年仙人洞等洞穴遗址。1992年9月10日,马尼士博士由简莉女士和留美博士赵志军(兼翻译)陪同来到万年考察仙人洞和吊桶环,之后又考察了乐平、贵溪、鹰潭和分宜等地10余个洞穴。马尼士博士最后慧眼锁定万年仙人洞吊桶环。
1993年8月18日,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致函马尼士博士:“我荣幸地通知您,您代表美国安德沃考古学研究基金会提出要求与中国考古学家组成联合考古队,在中国江西省北部地区对稻谷起源问题进行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的申请,业已由文化部及有关部门同意并报国务院批准,从今年9月份开始至1995年结束,……,经国务院批准,贵基金会将与北京大学、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一起,对江西乐平洪岩洞遗址、万年县的王洞遗址和蝙蝠遗址等进行考古发掘,并对发掘材料进行多学科研究,我相信在您和中国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稻谷起源以及相关的古生态环境、社会形态的研究方面取得成果。”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合作考古发掘最早的一个项目。中美农业考古队,中方领队是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副领队是江西省博物馆馆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彭适凡研究员,美方领队是安德沃考古学研究基金会主任马尼士博士。中方队员有北大考古系张弛、李水城、王幼平、黄蕴平,地质系王宪曾、江钦华,地理系夏正楷,江西省考古所刘诗中、周广明、唐舒龙、廖根深,江西省博物馆陈建平、杨卫。美方队员有柯杰夫、鲍勃、加士、简莉、范黛华、达卫、雷丁以及留美博士赵志军。
1993年10月6日至11月15日,中美农业考古队重点发掘了吊桶环岩棚中部以及仙人洞口西侧东侧,布探方18个。1995年9月18日至11月20日,第二次试掘,布探方22个。1999年8月15日至10月22日由中方单独进行了发掘,以了解和测定年代。两洞穴的地层堆积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再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完整地层序列,年代跨度从距今9000年前到距今23000年前。三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人工制品中陶片496件、石器543件、骨器204件、蚌器67件。自然遗物中兽骨94890件、蚌壳227件、螺壳1019件。另有人骨8件,其中头骨6件,下颌骨2件。
吊桶环遗址G层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稻属植硅石(29个双峰类型个体,其中12个为野生稻、2个为栽培稻、15个为不确定组),证实早在12000年前的更新世末期野生稻分布到了江西北部地区,而且被当地居民所了解并作为食物所采集。从E层堆积中出土了最早的栽培稻遗存,此发现应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
如此伟大的考古成果,引起了一系列巨大反响,引发了一系列重大活动。
2000年入选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第二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被写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历史教科书。
从2004年开始,万年县召开了四次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举办了6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论坛,近又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弘扬稻作文化,成了历届县委县政府一茬接一茬持续坚持的发展战略。
一时间,人们完全忘记了,这一切都发生在雩紫峰脚下。
其东,盘岭脚下黄毛村开国少将黄玉庭,盘岭头最美地下河神农宫。其南,还有富林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坞头暴动纪念碑。其北,还有储藏巨大价值万亿的白云岩。
雩紫峰传奇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将来还会有更多更美的传奇在这传奇的雩紫峰下续写。
予有赋曰:雩紫峰巅,有神鹰焉,其翼展丈余,目览百里。或栖于万年峰,和虫兽鸣啸;或戏于黄天峰,率鸟禽翔舞。饥则叼封豕长蛇,渴则饮大源洌泉,常立于荷山巉岩,理羽抖翅,常歇于鹅岭枯枫,合目眠神……比旋荷山之上,忽竟升青云之端,突急坠苍松之表,翻转撞碰,叠迭交相……神鹰出入,其晨而翔,迎日出之光芒,暮而归,披日落之霞辉……云云。
2020年7月17日于万年
作者朱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