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无锡祖地是吴学文化源头,是建立在泰伯奔吴立国 、三让天下、至德圣贤基础之上。从文化层面来说,长江之滨、太湖明珠、 江南古邑,是灿烂文明之江南之源,是孕育吴学之源。
据史书记载,黄帝本从少典姓公孙。他的氏族长期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氏族强大独立后改以姬为姓。黄帝是历史上第一个姓姬的人,因而成为后世姬姓和所有从姬姓分衍出的姓氏如吴氏等的最原始、最根本的祖先。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即西陵氏的累祖、方雷氏的女节、彤鱼女之女以及嫫母。传说嫫母是世界上外貌最丑陋的姑娘,但却生了一颗非常仁爱、善良的心。黄帝与四妃生了二十五个儿子,他们大都又独立成新的氏族首领。在野蛮时代末期开始,那些刚独立出来的氏族的姓氏由部落联盟集团的首领封赐。传说,黄帝吹律定姓,《国语·晋语》这样记载:“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姑、儇、依是也。”其中,只有黄帝与正妃累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继承了黄帝本姓姬,吴姓即从玄嚣这一支发派递传而来,《丹阳吴氏族谱》正是以少昊(即玄嚣)为第二世远祖。古公会父生子三:长子太伯(亦作泰伯),为姬姓吴氏的开氏始祖;次子仲雍,为姬姓吴氏的传代始祖;少子季历,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文王的父亲。
吴学文化的底蕴与三让文化的融合
说起吴学文化,应该先从了解泰伯的世系历史渊源谈起。
泰伯、仲雍出奔荆蛮的具体位置,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古代称“吴”之地有三处:一叫西吴,在陕西陇县的吴山,又名吴岳;一叫北吴,就是西周虞仲封地,在山西平陆吴城;一叫东吴,在无锡梅里(在今无锡梅村街道)。其实,象我们先前所说,吴本是族名,后才成为地名、国名。泰伯、仲雍最初出走之地,是离周国所在岐下周原不远的荆蛮地区,也就是西吴。这里一直是古老的狩猎民族吴(虞)族居住地,泰伯、仲雍逃到这里后,成为当地吴族的酋长,建立起氏族国家,号称“句吴”。泰伯的吴政权与季历的周政权相互呼应,《诗经·皇矣》因称“帝作邦作对,自泰伯、王季。”
不久,古公亶父病逝。为了照顾氏族的传统,他留下临终遗嘱,要季历让位给泰伯。泰伯、仲雍回国奔丧,极尽孝义之道。这时,季历依照父亲遗命要将王位让给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季历不依。泰伯多次避让不成,只好带着弟弟仲雍再次逃回荆蛮吴部落中。这一次,为了表示决无反顾之心,泰伯、仲雍带着族人远走高飞,举族南迁。他们从陕西西部的西吴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辗转迁徙,最后一直到达长江入海处的江苏无锡、常熟地带。泰伯、仲雍易服毁容,完全改从吴人文身断发的习俗。在以礼义文明白诩的周人看来,只有遭刑罚的人才断发文身。泰伯出逃时曾传话说:“我已到句吴,改从吴人断发文身之俗。我已成刑余之人,再无资格当宗庙社稷之主了。”悲怆之极!壮烈之极!它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中国人。那位被中华民族尊为圣人的孔子读到这一段动人的历史,感动极至,拍案惊呼:“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词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
泰伯的高风亮节感动了荆蛮,“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于是,泰伯在中国东南长江三角洲地区(即三吴中的东吴之地)重建国家,国号依旧叫“勾吴”,并在今江苏梅里(在今无锡梅村街道)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泰伯奔吴,给落后的江苏地区带来了北方文明的种子。而泰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了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了基础。
这位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也即他在东南重新开拓新天地的据点一一梅里平墟。至今,无锡市东三十里的鸿山(也叫东皇山、梅里山)仍有这位开拓者的墓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米余,直径3米多;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的华表,华表上雕刻着威武勇猛的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建于公元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副对联,概述、歌颂了泰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相传泰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泰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个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了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
吴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名“至德寺”,老百姓亲切地叫它“让王庙”。今天那威严雄伟而富丽堂皇的泰伯庙是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醒人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曾有《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后代骚人墨客,多有颂泰伯庙的诗文遗墨。
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忌日,所以每逢这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农历清明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
孔子曾评论泰伯,有“志让两家天下,功辟万古江南”的至德圣人尊称。
泰伯先让贤后开辟江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融合华夏东、西文化,奠定了江南古文明的基础,他不仅仅是吴国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泰伯是一位杰出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群众领袖,他不坐享其成,而是历尽艰辛,去创建、去开发、去为百姓服务;他不因循守旧继承父业王位,而是去拓新,造就新天地。当弟季历为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后(B.C.1193年),泰伯再次让位于侄昌(周文王),时已年迈,不久病故,传说葬于鸿山(皇山)。泰伯生于约殷朝商王祖甲5年(约B.C.1253年左右),病故于殷朝第30代国君帝乙4年(约B.C.1187年左右),享年66岁,无子,死后传位于大弟仲雍。从此,这位伟人就长眠在无锡梅里(今梅村)鸿山之麓,泰伯墓作为千年古迹供后人瞻仰。
纪念泰伯名胜古迹有城里大娄巷内的的泰伯祠堂(解放后被毁)、锡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庙及鸿山泰伯墓道。在泰伯殿堂上高悬“至德无上”四个大字,他的功绩真可谓:“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孔子曾称赞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卒后传子周武王,于殷朝第31代国君帝辛32年(B.C.1123年),武王灭纣,并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现今江苏省无锡锡山区(原锡山市)阳山,又名安阳山。
三千三百多年来,从泰伯奔吴,历经沧桑,传至第十九世孙寿梦(B.C.585-B.C.561年)国力强盛,称霸江南,在位25年。寿梦第4个季札受封于延陵。孔子曾书题季子墓:“呜呼,有延陵君子之墓。”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文字最短的墓碑记。
泰伯在无锡没有子女,是当今中国北方众多民族之先祖,姬姓吴氏虽起自他,今日吴姓却非他的直系后代,而是二弟吴仲雍的血脉。所以,许多姓氏学著作都说:吴太伯是吴姓的开氏始祖,而仲雍是吴姓的传代始祖。吴仲雍和泰伯一起奔赴今江苏省南部,在泰伯去世后,他接任吴国国君;继承哥哥开拓的事业。他去世后,葬在吴国附近虞山。至今,在江苏常熟市虞山东麓,吴仲雍的墓庐仍在。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牌坊是清乾隆年间建立的,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第二道石牌坊正面是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的四字牌,上书“南国恭友”;三道石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一楹联,其文是:
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
虞仲的墓穴在牌坊之后,墓上有四块墓碑,正中间一块是明代江南巡按御史路振的题字,上书“商逸民虞仲周公墓”。至今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
谈吴姓,不可不提吴王寿梦第四子吴季札。
原因有三:其一,季札两度让位出亡,与吴国的政坛若即若离,时隐时出,他的一生伴随着吴国的兴亡史;其二,季札不但多才多艺,且仁德谦和,至贤至圣。曾被后世奉为“至德第三人”,是中国道德发展史上——块里程碑;其三,季札子孙繁衍发达,今吴姓各支族谱,大多称出自季札之后,以他为始祖神,可见他实是吴姓血源史上的一位承前启后式的人物。
初,季札回避王位,从王室出走,逃到延陵乡下,耕田种地当农夫。长兄诸樊无法,只得将季札所逃的延陵一带封赐给他作为采邑。时人因此称他叫做“延陵季子”。
季札(季子)封延陵,家室也跟随到此,更有一支后裔世世代代居在这里,因此,延陵成为后世吴姓的郡望之一。季札所封延陵邑,遗址在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秦时为延陵县,隶属会稽郡;汉代改为毗陵县;西晋改毗陵县为晋陵县,又分毗陵县的暨阳乡置暨阳县,又分丹徒曲阿乡延陵镇置延陵县。毗陵县就是今天江苏常州市,暨阳县成为今江苏江阴市,而延陵县即今江苏省丹阳市,今县西南仍有延陵镇。后世延陵郡望应包括上述二个县及今常州一带。
季札去世后,葬在他逃耕和初封地延陵。《越绝书·吴地传》记载:毗陵上湖中冢者,延陵季子冢也,去县七里。上湖通上洲。季子冢古名延陵墟。”上湖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原芙蓉湖的西北部;明代以后已围湖成田。而杜佑《通典》载:“晋陵申浦有季子墓。”申港即今江苏江阴县西的申港。吴人为了纪念季札,又在他的墓上建立祀庙。而今天江苏省有五处吴季子的庙:江阴申港一处,丹阳延陵镇西九里庙一处,常州市存三处。相传,季札去世后,孔子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而今天五处季子庙中都有此碑。
丹阳县的季子庙。相传自秦汉以来,庙中香火不绝。唐代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狄仁杰奏毁江南各淫祠;只有九里季子庙独被保存不毁;唐代时,孔子所书十字碑就见于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曾命殷仲容摹拓碑文。唐大历十四年,润州刺史肖定重新摹刻碑文,置于季子庙中,改修庙宇。宋元祐年间,宋润州知府杨杰奏请降旨封季子庙为“嘉贤庙”。南宋宁宗时赐封季子为昭德侯。每年四月十三日、八月十八日举行祭祀仪式。今天丹阳县的季子庙,十字墓碑仍在;原已断为二,今天的碑是1982年重新修好的。
江阴申港的季子庙,原来规模也很宏伟。据宋常州太守朱彦《江阴季子庙碑记》说:江阴申港的季子墓,才是古代延陵季子的真墓。这个结论是朱彦派江阴县令赵士淝查访考证出来的。当时这里已有季子庙在。于是,朱彦又从丹阳季子庙中摹刻孔子十字碑,置于申港季子墓上,并设立季子神象祭祀
可惜,如今江阴申港吴季子庙和常州市的三处季子庙,庙宇殿堂湮没荒废,仅十字碑存。
根据各种吴姓家谱资料以及经典、正史记载,季札娶夫人颜氏,生了五个儿子,个个都有德操、才华。长子早逝,名字不见记载,现已无从稽考。《札记·檀弓下》记载说,季札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今山东莱芜县西北),今此处仍存吴延陵季子长子墓,且也有孔子所题“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存,大概是后人从江苏摹刻来的。二子吴征生也迁齐国,三子吴重道,四子吴子五,五子吴木熹。吴季札这四个儿子的后代,人丁繁衍发达,宗族日益昌盛繁荣,逐渐又分衍出后世大部分的各吴氏分支,构成今天吴姓成员的绝大部分。所以,今天的吴姓各支,多以吴季札为始祖神。
吴学的辉煌与江南水乡文化的灿烂
任何一种文化学说研究,如果只局限在理论的范畴,则未免流于空洞和无味,吴学文化不仅是个名称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代表吴学的文化特征和人文内涵。对于吴学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沿袭和丰富人文内涵的文化学说的研究,充满至德与诚信精神发掘和人文情怀与严谨的学术态度相结合,对于吴学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健康的。
研究吴学,使吴学成为一个文化品牌标志,能够使吴学散发出悠长而浓烈的”吴味”,成为最具特色,最有个性,最集中体现,最完美的吴学体系。反映吴学的一般特征,更应反映吴学的本质特征。使吴学散发出醇香的灵性与智慧的光芒,更多地传递出吴学传统美德与正能量。让吴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具有理性与感性,智性与灵性的双重气质,赋予吴学成为富有哲理的文化之花。吴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吴学文化”是江南文化的核心与底蕴,是传统中华文化与传统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别称,也是对吴文化的美誉,烟雨江南与吴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吴学传承于中原、发祥于江南的“吴学文化”,有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质:
其一、兼容、并蓄、融合的多元文化体。吴学文化源于正统的中原文化,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神韵,独创“三让至德”之精华,兼容闵越之特长,并蓄齐鲁之特色,融合海外之良俗,成就吴地之文明。此为当今江南文化的“精气神”!
其二、灵动、隽永、睿智的江南文化底蕴。江南之地自古以来便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蔚为壮观。吴地人们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致文化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这就是今天江南文化的最基本的厚重底蕴所在!
其三、务实、求真、致用的吴学文化。吴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学文化的精神内核;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是吴学文化的思想精髓。时至今日,仍为江南文化的突出特点。
其四、探索、创新、超越的吴学文化。吴学文化与众不同的特质,集中体现在不断探索、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和努力超越的拓展创造精神;在继承中突破,在融合中升华,在吸收中创新,是吴学文化不竭地发展动力。试看今日之江南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革故鼎新、独具魅力的吴文化,有其与众不同的“十大”突出表现:
1、语言文化:吴语侬软,以苏州话、上海话、宁波话最为典型。
2、民谣文化: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吴歌。
3、传说文化:以梁祝传说和白蛇传说,蜚声海内外。
4、戏曲文化:世界文化遗产、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和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交相辉映。
5、园林文化:世界文化遗产、闻名世界的苏州园林独占鳌头。
6、幕僚文化: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独步天下的绍兴师爷,彰显吴学文化的神奇魅力。
7、藏书文化:宁波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8、古镇文化:乌镇的小桥流水,西塘的烟雨长廊,周庄的方圆双桥,南浔的古色古香,无不诉说着一段奇异的历史故事。
9、景观文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杭州西湖,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
10、茶酒文化:女儿红原产自浙江绍兴,属于黄酒,黄酒是中国汉族的酿酒历史最长的一种酒,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龙井茶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茶之一,其独特的色香味品质风格享誉海内外。
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明珠——吴学文化,不容蒙尘!当前,政府以及世界各地的吴姓有志之士,都在致力于“吴学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并且成果有了初步显现,努力让当代“吴学文化”的承续者——江南文化,立足长三角,辐射大中华,放眼全世界!
中网传媒特约通讯员 吴美福编辑
2023.3.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