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美福
吴学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存在并且绵延发展了数千年之久。然而,在数千年的岁月中,它只是以人们的行为和观念,自由地传承着,演变着,发展着。其中有基因的遗传,也有变异,并衍生出丰富的文化形态,凝聚成文字记述,习俗仪式,文学艺术作品,政治社会制度等等成果。所有这些,都是以”记忆”的形式一代一代传承,而没有形成对于地域文化的自觉认识。如今,对吴学的研究更为充实和丰富,已经形成基础理论的系统集成。
从历史空间角度看,狭义的吴学是从泰伯,仲雍奔吴,到春秋晚期吴国灭亡时期以及更早的历史文化。广义的吴学是吴地产生发展起来的区域文化。吴学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国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候国所不可比的。吴人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以自已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世人景仰和瞩目的文化成果,这光彩夺目的文化成果,既是吴学具体表现形式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又是吴学对中华文化作出的独特而卓越的贡献,更是现代文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吴学博大精深,其历史空间深远,地理位置涵盖广阔,为文化的融合以及天然的水乡特色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从地域空间及文化空间来说,吴学属于长江文化系统。吴地中心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山青水秀,气候温润,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太湖水,长江水,运河水等水系交相辉映,构成了吴人及其吴学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成为吴地文化显著的地域特色。 谈及吴地,清丽湖山,小桥流水,园林曲径,荷塘清池,古朴小镇等自然人文画卷跃然眼前。这就是典型的玲珑剔透,精致小巧,优美典雅诗一般江南特色吴学又一显著特质。
吴学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区域文化之一,在时间跨度,空间范围以及其内涵本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人文特色及文化包容度。其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浓郁的市民文化特色,外柔内刚的文化品位,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精巧细腻的文化品味,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形成了吴学”勤劳”,”精巧”,”柔韧”,”秩序”四个方面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文化特征。 吴学是锦绣江南的灵魂。泰伯奔吴,促进了中原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融,锻造出吴人尚德,谦让,创新,开拓,聪慧的精神特色。吴学既不是一个很纯粹很单一的文化概念,也不是一个狭隘的地域概念,它是包括吴,越核心区域一种文化存在和一个文化过程,是有深厚的文化支撑力。吴学融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体现了长三角文化的累积与裂变。泰伯礼让天下和开拓精神,吸收吴学精髓和人文特质,体现了社会规范和时代文明,承古而鉴今,扬长而克短。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先进性的代表。 吴学是人文精神浓厚的文化,恬静的自我生活方式,谦谦君子之风,个体对国家意志的顺服情感,尊重文化知识的尚书重教之风,这些重要特征,构成了中华民族人文道德情怀,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开创精神和诚信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吴学成为推进文化市场一体化中好的社会体系,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催化剂,是构建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强针剂,是培育文化软实力的发酵剂。
吴学是民族文化,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的宝贝。吴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充分展示吴学的发展足迹,感悟不同时期的发明创造,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以美学和文明的享受,文化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吴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从而造就了吴地丰厚的文化底蕴。吴学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准则,凝练出体谅包容,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大团结,大联合的文化精髓,表现出政治性,时代性,先进性,包容性,互动性的显著特征。
在吴学的形成中,遍布江南的水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水在物态上是一种形式的表现,但在情态上却给了吴人以重大启迪,尤其是在思想的层面与文化机制的形式上。上善若水,水文化与山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水的柔性与嬗变,在于水的灵动与转型,在于水的积聚与蓄形,在于水的广阔与浩大。文化的生成与演绎,最弊端就是当地域文化形成之后所带来的文化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对非本士化的文化因子釆取排斥心理,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文化保守和僵化。在文化思想上,吴学的包容接纳性充分体现出来,即接受内陆文明,又吸收海洋文明。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双向作用下,拓新自身的文化方向,建构自身的文化机制,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吴学的这种灵动机变,承转履新的文化多样性,从外在的形式条件看,无疑与吴地的水环境有着天然的精神联系,而其内在的文化基因,则与吴学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受到来自他者文化撞击,渗入,进而在吸收,融合,裂变中,不断调整,改造,自新,在一种持续性的演变中始终保持先进的文化方向,从而使之不断完成其阶段性的承转履新而趋向进步。
2023.7.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