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的多样性

文/吴美福

泰伯,仲雍弃位南下东奔,中原商周文化因而化客为主,顺势由黄河中游地区移植太湖流域。两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便产生了吴学。吴学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定时间,空间和人物条件下产生。自春秋时期吴学诞生到明清之际,可以说是吴学成长阶段,这个阶段历经数千年。在这样一个阶段,吴学和太湖流域双向互动,共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方面,吴学基本成形和成熟,成为具有鲜明个性和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苏,锡,常地区发展后来居上,逐步由落后步入先进,及至宋朝,已是”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繁荣景象,中国经济重心最终完成由北到南的大转移。由此,苏,锡,常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居于中国前列,这样一个局面,今天仍在继续,这就是吴学的魅力力量,动力所在。
生活性是吴学的主要特征。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贯穿于吴学的方方面面,吴地独有的渊源历史,博大精深,江南水乡精致细密的手工工艺,清新淳朴的戏曲弹唱,聪慧闲适的生活风尚,小桥流水人家,与黄河流域粗犷大气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下人们追祖溯源驱动力推动下,营造吴学生活情趣空间,展示吴学人文情怀,打造吴学情义特色,发展吴学雅致生活,推动吴学当代化,突显吴学精神内涵与文化品质概念,满足和提升”文化我者”的生活情趣。使吴学有形的文化物质遗产和无形的精神遗产重放光芒。
吴学另一个显著持点”融”性,是吴学与其他文化交流过程中体现出包容,开放性。一个地区,一种文化要想长久立足,其开放性,包容性是不可或缺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化之”大”体现在”融”的度上。吴学自诞生起就善于与周围的文化兼容,其体现在与越文化,徽文化的交流上。有人将吴文化并称为”吴越文化”,其交融程度可见一斑。
前面说到吴学的文化相对性,如”雅与俗”,”柔与刚”等,其实从本质上讲都是吴学交融性的体现。这种交融性,是吴学文化相对性的进一步扩展。吴学“还体现在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使无数受众群体对吴学有更好的传承作用,散发着独特的吴学特质,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柔,雅,文的意义,使吴学更加鲜活,更加广泛,更具有包容性的文化内涵。在今天,中国共产党重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吴学必将重新绽放光芒。
在吴学内涵中,柔性是非常显著的一个特性。吴地人的性格细腻而温和,注重礼法,不好征战,连说话都是吴音软语。”柔”的这种特质,是吴学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显著特性,”柔”而”韧”是吴学的显著特色。在历史上,吴学刚柔相济的这种相对性特点如此体现,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文明主要原动力之一。
谈到”吴”,自然联想到江南的一个”雅”字。江南自古就是文化之邦,吴学是催生,驱动江南文明,文化繁荣的产生的温床。六朝晋魏风骨,宋末文士风流,明清诗词雅致,今日碧玉琳琅。提到吴地,就连人物的一笑一颦,甚至食材菜系都透着雅致的气息。吴学”雅”这一特性的体现,数不胜数,雅俗共赏的吴学特质,诠释了吴学的深层含义。
吴学之雅,体现在文学方面则是作品风格多为细腻,精巧之作,反映内心思绪,个人情感。”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多美的独特的江南抒情气质。吴学几千年来得以传承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种文化承载了无数受众的期待与企盼。无论是江南的饮食还是吴地的音律,抑或是姑苏的丝绸刺绣,书画园林,这些大雅的文化载体在大放异彩的同时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最普通的世俗之人追求,研习,不断地给人们以光明与希望。
吴学所体现出来的关注人际关系,尊重平等,崇尚礼仪,乐于互相帮助的和谐精神,形成刚柔相济,文武兼备,动静相生,攻守相成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以及彰显出博釆众长,善于吸纳,巧于融合的开放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区域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大力弘扬。
吴学的包容性,开放性,与吴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关。吴地位于东部沿海,长三角龙颈,大运河通江达海,浩淼太湖包孕吴越,是南北文化交汇处,东西文明撞击地。便利的地理环境,适于多元文化的交流,铸就成吴人虚怀若谷,广纳百川的胸襟和善于开放吸纳,融合创新的品格。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吴学与中原文化不断交流融合,自明代中叶开始与西洋文化积极互动,不断积累,裂变,发展为先进文化,成长为中华民族共同遵奉的精神文化。
吴学,作为渊源深远的区域文化生活概念,长江下游文化圈的文化归属,生活模式以及思想意识的代表,根源于吴学的文化表现形式成为文化进步的先决基础资源,其历史渊源,博大精深的吴学种种内容与特征,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不断挖掘其现代价值,寻找其符合创意文化空间的自然,人文元素,使之得到更良好的发展与沿袭,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提供极有价值的正能量。
吴学以水为标识,是水性的文化。江南缠绵的水系,浸润养育了吴人温文尔雅的民风习性,水的流通互动,造就了吴学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知的秉性,依水而居,四通有无,闲适精致造就了吴学敢于创新,超越自我的独有精神内质。溯长江,环太湖,濒大海的”山水兴胜”,造就了吴学缔造者,传承人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吴人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熔铸出精雅文化形式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
20世纪30年代,卫聚贤先生在上海成立吴越史地研究会,提出吴越文化概念,正式拉开吴文化研究序幕。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文化研究掀起了热潮,吴文化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在吴文化的发祥地无锡陆续举办”中国(无锡)吴文化节暨国际研讨会”,硕果累累,促进和推动了吴学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吴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几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在当时的中国历上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吴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一万年前太湖流域的三山文化,而后发展到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等,是以稻作文化文明为基础的先吴学阶段。商朝末年,泰伯,仲雍自岐山奔梅里,将中原文化播进吴地,与先吴学有机结合,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学。此后经历秦汉六朝的兴盛,唐宋时期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明清时期江南的鼎盛,近代上海的崛起,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当代乡镇工业发展,长三角城市群的兴起,吴学都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亦得到传承发展。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吴学创造了古代吴地灿烂的农业文明,加快了吴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开启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成为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开创了”苏南模式”发展之路,在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散发着灿烂的光芒。
据《括地志》,唐陆广微《吴地记》,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等文献记载,太伯,仲雍所建吴国,在今无锡之梅里。并以此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包含以太湖流域为核心,西至南京,镇江,北至扬州,淮阴以南地区,东至上海,南至浙西,江西地区。吴学是长江下游平原杭,嘉,湖,苏,沪,赣等地的文化总称。关于吴学的特征,主流认为 :柔,文,融,雅几个特点。吴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具有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派的特点,吴学是绵延数千年的文化,更具有多元性。吴学柔中带刚,刚柔并济 ;文性雅致,文武并重 ;内涵高雅,雅俗共鉴 ;融合贯中,包容通达,独成一家。吴学并不是单一的文化载体,具有很强的文化相对性特征。
从主流来看,近年来吴学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拓宽了研究领域,军事文化,教育文化等研究,都触及到以往关注不够的方面; 注重追根溯源和纵,横向比较分析,与越文化,徽文化,中原文化的联系及异同分析,揭示了大量新特点,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对吴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工商精神的认识,作了更为全面的归纳,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吴学的多样性

2023.7.12日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1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3年7月12日 上午11: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