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吴学文化高地 引领吴学研究方向

撰文/中网传媒副总编辑吴美福
吴学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太伯、仲雍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
太伯浩气存千古,肝胆留人间。世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如海源金匮 ”(金匮即今无锡)。太伯南下,把周朝的诗歌与江南地区的土(山)歌结合起来,成为新的吴歌,促使江南古老的所谓“荆蛮文化” 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吴学。
吴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江附近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学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学开始由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变,结晶为全新的文化形态——吴学文化。
浩瀚的太湖流域孕育着美丽而又富庶的江南地区,人杰地灵,她是中国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从查山、崧泽等地遗址下层出土文物证明距今五千九百年前江南地区已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经过远古原始社会、原始部落、三皇五帝、跨越夏商之交,江南腹地的吴地早已闪烁出“鱼米之乡”,是一颗东方明珠的光彩。漫长的历史进程淡薄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记忆。
灿烂文明文化之源 ——吴学
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良渚文化遣址群”中,出土的五千年前一位军事首领墓中有48把石钺、琮、壁、镯、玉钺、钩、玉礼器等珍品,有力证明华东地区乃泱泱大区、灿灿古文明区。
太伯浩气存千古,肝胆留人间。太伯肇吴,促使古老的所谓“荆蛮文化”和北方文化结合而发展成为吴学文化。无锡是发祥之地,创出了无数的光辉灿烂的无锡山歌、田歌、村歌、渔歌、圩歌、船歌、情歌……等,这都是太伯仲雍及其后人的丰功伟绩。有史记载可知,无锡是具有3200多年历史的古城,随着考古的进展、历史遗迹的发掘及古文物的研究,可以断言无锡的古文化还可以推到更远古的年代,而不只是太伯肇吴。吴学文化中心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国都一直迁徙,诸樊为吴王时在今苏州吴中区的木渎建都,后公子光为吴王即是阖闾,在伍子胥主持下重新建造都城阖闾大城。由此无锡成为吴学文化发源地,而苏州成为了吴学文化发扬地。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在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各族人民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互相交往,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和统一的政治制度,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吴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其经济特别繁荣,其文化尤为发达,从这里的辉煌灿烂历史文化中,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之辉煌。窥斑世界上文明古国的建城历史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但3000年前乃至更早时间所建的城,大都较小,有的只是个大城堡。埃及古城宏伟,城墙长仅380米,宽260米;巴比伦城很大,但已不存在了。雅典城是规模较大、至今犹存的古城,但它是在公元383年马其顿帝国建立后,重新建造起来的。古罗马城在建设上有辉煌成就,但它是公元前一世纪经过较长的时间自由发展形成的,且没有统一的合理规划系统,由于城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因军事、政治、经济发展和交换贸易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标志着建筑艺术的巨大进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缩影。苏州古城的建立,就表明当时吴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已相当高,后来又延续发展,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吴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吴学文化长盛不衰,吴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个性”非常突出,生命力异常强盛,历史上曾长期的繁荣发展,有卓越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中也占有光辉独特的一页。它曾一次次创造历史性奇迹,周代吴国的历史就是一例。3100多年前,勾吴建立,逐步形成了吴学文化。最初的政治中心在无锡、吴县交界处一带,2500年前吴国迁都苏州,大为兴盛,吴学文化发展也有了飞跃性的变化,历史的奇迹从此反复出现。春秋时期,楚、晋、齐是大国,吴是偏居南方的小国,竟能以3万之师,打败20万之众的楚国,占领其郢都。后来吴又战败齐军,威震晋国,夺得天下之霸主地位。吴国为何能创奇迹?从表层看是有孙武、伍子胥等杰出将领,吴人尚武善战等,其根本原因是吴国已有高水平的文化。
太伯、仲雍奔吴后至春秋时期,言偃到孔子那里“留学”,楚国的伍子胥,齐国的孙武被重用,使土著文化与中原文化、楚文化相互交融,创造出鼎盛一时的吴学文化。结果是文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苏州这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兵器,战船及经济技术进步,使吴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由此看来,吴人善于筛选、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特长,是其成功之本,是靠文化和智力而取得经济和军事上的奇迹。吴地文化源远流长,吴国文化是狭义的吴学文化,是断代史文化,这是取其政治概念。吴地文化,是广义的吴学文化,取地域史志概念,它包括吴国以前和吴国以后发展延续至今的吴地区域性文化,即大吴学文化。所谓大文化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人们通称为历史文化。
吴地一般是指宁、沪、杭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一带。苏州是吴国以后的吴学文化中心,位居吴地中心区域,习惯上把苏州历史文化称为吴中文化,应是吴学文化的主要代表。吴地文化源远流长。太湖三山岛,吴县草鞋山,吴江梅堰,张家港东山村及徐家湾等遗址的发掘,证明一万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生活。长江下游与黄河下游的文化是同步发展,某些文化甚至超过中原,如玉器、漆器、木结构建筑、纺织、丝织、水稻、航运等。相传黄帝与夷人蚩尤族团的文化是旗鼓相当,后因大水,蚩尤才北上,遇到黄帝族团而战败了,其族人却将先吴学文化带入中原,又带到江汉和云贵……,融汇成中华民族文化。夷人、越人留在吴地山岭地带的支族,后来形成吴国吴人的主体部分。至隋代,改吴为苏州,吴学文化中心苏州从此正式得名,并延续发展至今。经济与文化相映成辉,吴地历史生动地证明,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进文化兴盛。由于文化有有形价值和隐形价值,有经济价值,又有精神价值。隐形的并非一般人所能看清,因之祖先的这条宝贵经验,往往得不到充分运用,回忆这段历史颇有现实意义。
悠久深远的历史辉煌——吴学
6000年前已有人类在吴地定居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吴国文化兴盛带来了生产力的革命。这里率先开运河,盛产金、锡、青铜,冶炼有很高水平。后春申君带来楚文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西汉初,吴王刘濞成为地方七国中实力最强者。隋唐以后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融合,吴地竟成了朝廷财赋的重要来源地。苏州七县更创历史纪录,以占全国1%的田,承担11%的赋和四分之一以上的京官俸米。从经济上讲,吴地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历来重视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商业、手工业、丝绸、纺织、冶金、航运、食品工业等均较兴旺。市场和城市基础设施虽多次毁于战火,却都能迅速在原地恢复、发展,在若干方面还达到全国的领先水平。无锡曾是全国重要的内外贸商业大都会,是重要的丝绸基地,是大米市场和金融中心。在科学技术上,冶金、造船、医药、天文、印刷、航海、建筑、水利、丝绸、商业经营管理等,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时至今天,经济实力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长江三角洲这块吴地,将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地区。文化教育方面,同样是持续、全面、高水平的发展,集中反映在人才上。从圣哲到爱国思想家,从科技专家到能工巧匠,从政治家到军事家,从旧制度的造反者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者,许多杰出的人物从吴地土壤中成长起来。有些人才则是来到吴地后,才大展宏图,建立奇功伟业的。如言偃被称为江南圣人,孙武是古代第一个军事战略思想家、武圣人,范仲淹、顾炎武是爱国的大思想家,况钟是大清官,还有冶金专家干将,建筑规划设计大师蒯祥等。更有画家、医师、商人、文学家及各类人才。近代的人才也是很多的,如章太炎、柳亚子、叶圣陶、费孝通等。历代人才辈出,也是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而教育文化的发展才能出人才,并带来生产力革命。吴地文化教育发达,官方的提倡是有积极作用的,范仲淹办府学,更有深远影响。民间的文化教育意识,也有力地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兴盛。如在“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强烈的意识作用下,逐步形成了书香门第、文化氏族,进而以苏州城为中心基地,形成密集的文化群体。吴地在这种民风氛围熏陶下,不断积极扩散,以至绵延长久。这是文化教育,乃至技艺得以继承发展、达到很高水平的扎根民间的基础。
事实表明,吴学文化实质上是以先吴和吴国的文化为基础,兼收并蓄周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乃至海外文化等,以优秀人才群体为代表而创造的高度文明的总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吴地控三江、跨五湖、通长江、临大海,交通便捷,从而带动市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吴国率先开运河、建水军攻楚伐齐,吴地城镇的兴起,大都傍水而建;秦汉以来吴地就是进出口岸,是海外来人的一个登陆点,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西方文化的输入,也是因水利之便。此外长江还有特殊的防卫功能,使吴地相对安定,这一切对吴地的创造奇迹都具有重要意义。大海、长江、运河、太湖可以说是吴学文化的天然“渊源”。
吴人精于“水利”,首先是兴农田修水利取得较高收成。其次较突出的成就是造船技术“先进”,大力发展水上交通等事业。吴国盛衰可以说是与船共命运。三国时孙权曾派使者去南洋开展外贸活动,南北朝时之南朝有强大水军。郑和及鉴真分别从太仓和张家港基地出发。苏州城有世上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城市治理体系。是吴学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中心,使吴地在经济、文化乃至军事上都得到莫大益处。
吴地是位于长江之南,中国海岸线之中部,太平洋之西的宝地,有长江之天险,相对安定,再加上经济繁荣等因素,随着生态、政治形势的变化,曾多次有大批中原人口南迁吴地。
汉初关中饥荒,大批移民前来谋生,东汉末北方士大夫不断南迁,三国时北方居民渡江迁来十万余。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之后,吴地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西方文化传入之前沿,在激烈冲突筛选融合中,孕育了大批爱国者和革命者以及企业家、科学家,创造了新文化和更高的生产力,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进而向内地输送新的更高的现代文化,这就是吴学文化的延伸和再创造。
开拓创新先进的文化因子之新文化形态——吴学
吴学文化能推动生产力当展,那么人们在实践中是采用什么方式
现的呢?吴地现实表明主要是一靠市场,二靠科技。
这就是由于海派文化促使人们积极发展商业,从而繁荣了市场,市场又振兴了城市,城市又起了火车头的作用,带动广大农村,使生产力全面提高。到了宋、明、清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聚集效益则开始体现在城市的第一乘数效应及其相互的作用。吴地很早就有了丝绸工业和手工业纺织印染业及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功能性的生产项目,这就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投资环境更好,吸引更多的商人来吴地投资或做交易。
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体从原始方式:手工劳动方式 –机器生产方式 –现代化生产方式。当中国大部分地方还是以原始生产方式为主的时期,吴地已到手工乃至机器生产的时代。科技的进步,超前的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则是聚集财富的主要手段。吴地过去科技水平较高,与海洋文化和市场竞争有密切关系。工商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和多家竞争,促使人们刻意求新。由于众多的生产者、经营者聚居城市,信息相通,不同的行业,“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相互配合,相互启迪,就能创造出新的东西,专业化的生产更有利于技术的提高。再加上教育和技艺的世代相传和积累,人才流入到城市,从而推动人类文明前进。
今天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乃至国际上的政治、军事竞争,密切相关。科技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大,成为生产力和国家现代化命运的战略性问题。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兴旺发达,科技也是其成败的关键要素。看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繁荣史,我们必须走科技兴邦路,应当重视充分以挥城市的作用,运用市场兴市的规律,建设大都会,发展高科技,还要发扬吴学文化的特色,吸收现代文化,创造出更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吴学文化。研究吴学文化,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方针的具体内容,是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子孙后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生动丰富的乐于接受的教育,是把马列主义与吴地的实际相结合,培养一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应从吴地的历史特点和实情出发,从数千年吴人的经验中,吸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从历史遗迹、民俗、吴服、食品、戏曲、民间文学艺术、江南水乡、古城、太湖景区,乃至与沪、锡、杭连成一片,形成文化内涵丰厚的特色吴学文化,可独树一帜,独步天下。
研究吴学文化与吴地,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奋斗,为建设好家乡、建设好吴学多作贡献。
吴学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凝聚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追求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创造精神,是一种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是一种在时代变迁时既不会消融主体又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今天,在建设现代化吴地进程中,就是要弘扬吴学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吸收吴学文化的精髓,加强对吴学文化的研究,为吴地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和良好的服务。近年来,吴地在努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吴学文化研究的与时俱进,发挥吴学文化在吴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0年年初,由苏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单位共同发起向社会公开招标、征集吴文化研究课题,这一举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并取得一定成效。并专门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一批文化丛书和专著。其中有,《苏州戏曲志》、《苏州民间器乐曲集成》、《苏、文化丛书》(第辑、第二辑)、《姑苏竹枝词》、《苏州文化志》等。2002年 7月由世界著名大师贝聿铭题写书名、著名作家陆文夫作序的《吴文化与现代化论坛》一书由苏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80万字,16万本,汇集了39篇有关文章。这是里程碑式的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吴学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苏州吴学文化研究工作又上了一个新水平。
30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辉煌灿烂的吴学文化,许多吴学文化成果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然而也有很多优秀文化成果随着现代化而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比如苏州虎丘泥人苦于无传承人,喜爱昆曲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精美的苏绣也因为绣娘太少而愈发珍贵。为此,苏州市政府2008年发出“传承吴文化,共建吴地和谐家园”的号召,提议建设吴文化网、扩大吴文化影响力的建议。2009年10月,在苏州市政府、沧浪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吴文化网正式开通。
吴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南文化的根系,或者说是江南文化的主要来源。
吴学文化是凝聚作为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总和,吴学文化的内涵至少具有4个特点:稻渔并重、船桥相望,景观独特的水乡文化;吴歌、昆曲、吴语小说,特色鲜明的吴语文化;尚武与重文,由刚及柔的民风习性;融合与更新,适时顺变的开放融合。
吴学文化是桥之小巧、水之灵动,是山墙之粉白、屋瓦之黛青,是不绝的弦音、无穷的回味。这种精致和幽远,让单是吴地的先人们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古琴余音悠远,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等独树一帜。吴文化博物馆所在的吴中区也是近代苏作苏工的发源地之一,是香山帮建筑、碧螺春制作技艺、核雕、玉雕等传统工艺的集聚地。
再挖掘得深入一些,吴学文化便是一种心理认同和文化自觉。比如说,对吴地居民来说,对“物候”有着刻在基因里的认知:说到烟花三月,都会立即有清晰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中,并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文化默契。
在泰伯开始至夫差漫长的治国进程中,以至德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吴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引领吴国数百年的前进方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财富,使吴国的至德精神和吴学的旗帜光彩天下。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崇尚诚信的历史文明渊源流长。季子是中华民族诚信的一座丰碑,是践行诺言的一杆标杆,是中华民族诚信的典范。诚信是吴学的又一个核心价值内涵,讲究诚信,推崇诚信,践行承诺是道德建筑的根本,也是吴学建筑的基础,在我国有“一诺千金”之说,是吴学非常宝贵的元素。
尚德精神是吴学的优秀传统,也是吴人共同的道德基础。吴学从精神取向看,是一种具有鲜明尚德性文化。这种尚德精神不仅因早期泰伯的让王奔吴,季札诚信挂剑,更在于吴人对德行好,品德高,讲诚信,守承诺的”贤德”之人之行的高度价值认同,使吴学的”尚德性”和“守诚信”得以传承下来。对”德”与“诚信”的敬重与尊重,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风气,在吴地后来的社会发展中,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构筑吴学文化高地 引领吴学研究方向


2023.8.12日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1)
上一篇 2023年8月15日 上午8:39
下一篇 2023年8月17日 下午12: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