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文化合璧工程与前景

文/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在当代, 吴学文化的话语表述、传承方式和发展环境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困境。 第一, 吴学文化的现代话语表述使传统吴学文化的古典话语传承发展遭遇困境。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表征是话语的现代化。话语作为思想内涵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一定时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推进,话语也随之发生变化。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语言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多,为吴学文化话语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挑战,因而传统吴学文化及其价值观存在停滞不前甚至被遗忘的风险。反映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现代话语表述,能否全面承载传统吴学文化话语表述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二,当代文化全球化的横向传播方式使吴学文化的纵向代际传承发展遭遇困境。民族历史中形成的传统文化,其传承的主要方式是代际的模仿与创新,大众间的口口相传、一招一式体现着传统吴学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蕴含着传统美德。纵向代际传承中的传授者和学习者接受相同文化滋养,因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文化全球化使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呈现横向性特征, 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加速了文化的横向传播趋势。
吴学文化博大精深,有非常大的魅力,但是他又有面临着很多的困境,首先人们的生活节律很快,生活压力大,人们很少有时间坐下来静心的去学习吴学文化,另外,传统吴学文化也有它的不足,要懂繁体字才能够认真的读懂,而且比如锡剧、昆曲节奏比较慢,也不太适合现代节奏,再有说一说字画的保存也是个问题,所以说很多地方的又不适合现代人,所以说还是有很多不适合的地方,当然,这些都不是阻碍我们发扬吴学文化的理由。吴学文化所面临危机包括:“迷失”和遗忘。
一. 传统价值规范的“迷失”,新的价值理念的重建艰难曲折。
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用十分野蛮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开始受到真正的挑战,到“五四”运动时爆发激烈的文化冲突,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批判,传统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规范作用受到怀疑。
国家经历战火,造成了与传统文化的彻底断裂,而新价值理念重建仍然任重道远,这使得文化运行失灵,精神家园失去守望。
二. 吴学文化面临的双重困境。
一方面,吴学文化的具体形态正遭遇后继无人,和日渐萎缩的危险。传统文学的诗、词、曲、赋少有人问津,传统文化技艺如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中医、算盘几近后继无人,记载保存着江南人民三千年文化宝藏的吴语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而“托福和GRE 培训人满为患,进入中国文化宝藏的通道没有了。很多传统节日及各种民俗,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腊八节,敌不过西方洋节日如圣诞节的隆重、丰富和深入。儒家、道教、佛教三大本土文化的核心价值,已经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
所以说区别对待吴学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今后吴学文化发展必由之路。实现吴学文化合璧工程。凸现吴学文化的精髓与价值。
吴学文化是江南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重要表现形式, 是研究江南文明的重要文献资料。吴学文化所承载的思想文化是江南人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然而,吴学文化浩瀚无垠、体系 庞大,给研究工作带来了客观的障碍,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文化作用的发挥。
吴学文化合璧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江南古籍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并兼顾其他中华古文献信息收集;对吴学文化存藏、缺失的吴学古籍进行遴选,并以数字化、缩微复制、摄影扫描等多种方式实现再生性回引;加强对江南吴学古籍的整理出版、学术研究,建立吴学古籍目录等大数据库,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共享机制, 实现工程文化成果面向全社会的公益使用和理论研究,向公众揭示吴学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吴学文化合璧工程以祖地无锡宗亲总会为实施的责任主体单位。无锡是中国古代著名外交家、思想家、礼仪家季子的诞生地,祖地一直致力于以吴学为核心的“让” 德的传承和研究,吴学一直是祖地无锡的优势文化,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进入现代,对吴学研究,对现存的吴学古籍开展系统整理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研究进展顺利,已取得丰硕成果,吴学第一册正在出版,仍在整理系列吴学成书出版取得文化的重要成果,引起海内外有识之士高度关注。在此基础上,我们倡议,提出吴学文化合璧工程基本构架和实施设想,待大家讨论通过正式启动实施。
吴学文化合璧工程主要包含四方面具体工作,即吴学古籍调查编目和复制影印、吴学古籍精华点校整理、吴语与吴学研究、数据库建设,并根据任务设置学科团队及工作方案。
一. 吴学古籍调查编目和复制影印
通过调查编目和信息收集,逐步形成“吴学古文献目录”,或区域性联合目录;同时进行遴选复制工作,以收录缺藏珍贵典籍及其他古文献为基本原则,编纂出版《吴学合璧珍本编》。
联合国内诸多高校和学术机构,组建编目分团队。基本任务是要实地摸清吴学古籍存藏情况,全面掌握其目录与数量。在调查编目的同时,注意收集其他古文献信息,逐步形成区域性联合目录编。
《吴学文化古籍目录数据库》等数据库以及《吴学古籍善本书目》《吴学古籍总目》《吴学各学科目录》等重要的古籍目录进行比对,以收录吴学缺藏珍贵典籍及其他吴学古文献为基本原则,遴选复制缺藏的、且各类大型古籍影印丛书未收入的古籍品种或版本,编纂出版《吴学合璧珍本编》,从而实现吴学文化古文献珍稀品种或版本的再生性回归。
二. 吴学古籍精华点校整理
在对吴学古籍进行调查编目和复制影印基础上,通过标点、校勘等形式开展对回引的吴学古籍精华的整理,出版《吴学合璧精华编》。
精华点校整理书目的遴选标准需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所藏而缺藏的孤罕文献,包括海外所藏而大陆缺藏的品种和海外所藏而大陆缺藏的版本。
2.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缺藏品种对于学术研究有重要作用,缺藏版本对于典籍的研究有深化之功,或可推出新的整理本,或可在已有整理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
三. 古籍与吴学研究
开展吴学古籍存藏、流布、影响及其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编纂出版《吴学合璧研究编》
四. 数据库建设
随着吴学古籍编目、复制、研究等工作的进行,开展合璧工程数据库建设。合璧工程数据库包括吴学古籍目录数据库、古籍珍本全文图像数据库、吴学研究论著数据库等三个子数据库,分别收录合璧工程调查编目、复制影印、整理研究的成果。
负责合璧工程数据库、学术网站与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作为吴姓重点文化工程,合璧工程的实施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合璧工程是一个开放的文化工程,合璧工程的所有学术任务都面向国内外同行和专家开放。我们欢迎所有希望致力于吴学研究之古文献调查编目、整理研究的学者加盟,在吴学古籍整理与吴学研究方面开展广泛的社会合作,共同完成这项宏大的造福后人的文化工程,实现人类智慧的互通共享,促进人类知识宝库的更新提升,促进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

吴学文化合璧工程与前景


2023.8.19日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1)
上一篇 2023年8月19日 下午12:39
下一篇 2023年8月19日 下午10:18

相关推荐

  • 浅析讨好型人格心理

    文/毛新明 讨好型人格,又称为迎合型人格,指喜欢讨好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即使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别人的一种人格特征。其目的是通过迎合他人、取悦他人来获取认可和接受。这种人格的人有…

    2024年12月26日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吴学理论创新

    撰文  吴美福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吴学理论创新是多维度、深层次且系统化的进程‌。 ‌一、理论维度的创新‌&…

    2024年12月26日
  • 马克思主义吴学体系:从雏形到诞生

    撰文  吴美福 ‌一、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19世纪40年代末…

    2024年12月26日
  • 马克思主义吴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撰文  吴美福        马克思主义吴学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以下是对这一体系的基本阐述:…

    2024年12月25日
  • 什么称书院

    撰文 吴美福‌ 书院内涵‌可以从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进行解读。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其内涵丰富多样。 精神层面 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

    2024年12月24日
  • 建构中国自主的吴学体系

    撰文 吴美福        建构中国吴学知识体系,是近几年来我们吴姓吴学人的夙愿。中国学界对“吴学”概念的最初理解是以吴…

    2024年12月2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