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传承——吴学文化

文/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投身了解研究吴学文化的实践,把毕生精力都献给吴学文化复兴事业,系统的比较吴学文化,提出吴学文化新学说,以“谦让”精神为根源,独树一帜地构建起吴学文化思想体系,是我们一生努力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一、提出吴学文化“文化三要点”
近代中国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动荡的大变革时代,需要优秀的文化唤醒中国人的道德灵魂。吴学文化价值观是江南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江南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众多的传统价值观念,如谦让、诚信、礼貌、包容等等。这些传统的价值观念渗透到了中国江南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江南人的精神支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文化。本文将着重探讨吴学文化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
一、谦让仁爱
个人文化素质的培养与谦让仁爱关系相辅相成,个人文化素质的培养包含谦让仁爱。谦让仁爱学习促进个人文化素质的培养道德高尚的人, 总是以谦让的态度, 自首其德修养自身。古人多以谦让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基本准则, 并且用“满招损, 谦受益。”来自我警醒。大海谦逊,而纳百川。吴姓学生作为吴学文化的主要继承者, 利用谦让仁爱思想来影响、熏陶、教育, 对于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 构建自己道德价值观有很大的作用。
爱是吴学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江南古代,仁爱是一种广泛的道德规范,它强调对别人的爱和尊重,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互惠互利。在现代社会,仁爱依然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告诉我们应该关心他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诚信
诚信是吴学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人们的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在中国江南古代,诚信是商业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规范之一,商人们以信誉为本,讲究信守承诺。在现代社会,诚信依然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告诉我们应该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正。
践行季札诚信守诺精神,是我们一代又一代吴姓人继承弘扬的责任和秉性。
三、和谐
和谐是吴学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它强调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在中国江南古代,和谐是一种广泛的社会规范,人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现代社会,和谐依然是中国人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它告诉我们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在江南古代,在当时吴国,近一千年历史时期,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民风纯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形态。
吴学文化的价值观念渗透到了中国江南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中国江南人的精神支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文化。在现代社会,吴学文化价值观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不仅是江南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
我提出吴学文化观三要点观点,重点在于突出吴学文化的主要价值观。
吴学文化观是江南民族的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江南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吴学文化观的形成是历史的和文化的,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形成的。吴学文化观是江南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是江南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表现。吴学文化观是江南民族的文化自立和文化自主的体现,是江南民族的文化自我完善和文化自我提升的表现。吴学文化的价值观是江南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江南民族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吴学文化的价值观是江南民族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根源,是江南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吴学文化观的三观点重要性在于它对江南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学文化观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传承吴学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吴学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弘扬和推广吴学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吴学文化,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吴学文化,才能够更好地弘扬和推广吴学文化。
在了解学习吴学文化运动中,我们提出“研究学问,输入吴学,整理文脉,再造文明”,主张用科学精神和批判态度重新评估吴学文化的价值,吴学文化的出路在于“急起直追”,走东方人类文化发展的道路。要建构吴学文化理论,首先要确定如何理解吴学文化概念的问题。那么,我们给出的定义是;吴学文化是江南民族生活的形态。江南人的生活就是无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吴学文化是一以贯之的江南人生基本态度的完整表达,采取的是随欲而安无欲无求谦让不争的态度。
吴学文化观在于保存江南的文化本质,或更确切地说,保存哲学的伦理价值,努力从传统的外观下去寻找吴学文化的真正意义,并尝试着去开创吴学文化的复兴之道。进行探索一条中国式的吴学文化道路的社会实践,将时代元素融入吴学文化,顺应历史发展,将吴学文化思想刻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甚至具有某种逻辑上的内涵,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极其珍贵的借鉴意义。

永恒的传承——吴学文化


2023.9.13日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0)
上一篇 2023年9月13日 下午5:42
下一篇 2023年9月14日 上午7:09

相关推荐

  • 《吴学之光》

    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

    2025年3月5日
  • 《泰伯谦锋 三让刻碑铭》

    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绵密的。我站在梅里古都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烟雨朦胧的泰伯庙,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

    2025年3月5日
  • 《三月的丝竹》

    文:吴美福 鼋头渚的樱花还在含苞,蠡园的水波已把晨光揉碎成千万片银鳞。古运河边的老柳树刚吐出米粒大的嫩芽,枝桠间悬着的几盏红灯笼便急着在风中蘸墨,要给三月写一封花笺。 惠山祠堂群的…

    2025年3月5日
  • 《砚底潮声》

    撰文:吴美福        太湖石皱褶深处渗出一滴北宋的雨。我在退思园夜读,忽见残碑拓片上的虫蛀孔洞溢出微蓝星…

    2025年3月5日
  • 《泊渎河畔的青铜犁痕》

    撰文:吴美福       晨雾未散时,泊渎河像一卷半展的旧宣纸,青石埠头沁着露水,苔痕漫漶处依稀可见船缆磨出的凹痕。我数着埠头石阶上的年轮,一级是吴越争霸的剑影,一级是南朝四百八十…

    2025年3月3日
  • 吴学:时光深处的文化绮梦

    撰文:吴美福       青苔爬上花墙时,我总爱在退思园的石矶上坐定。紫藤的暗影顺着瓦当游走,将四百年的光阴折成满池碎金。那些雕着博古纹的漏窗,像极了时间睁开的瞳孔,明清的烟雨、民…

    2025年3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