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文化是除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其他外来文化,是存在于当今中国的四大类文化形态,是南方社会大区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的文化精粹。吴学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呈现不同的特点,发挥不同的作用。吴学文化是江南人民数千年智慧的积累,是江南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不同时期文化的集中体现。新时代吴学文化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摆在核心位置,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以江南文化为基础,继承吴学文化优秀基因; 以其他外来优秀文化因子为动力,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构建诸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当前,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文化建设相比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有一定距离。从唯物史观来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层面的具体体现,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只有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好地发展。这其中蕴涵着深邃的辩证法思想,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相应的发展轨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创造新辉煌。
现今,外来文化在中华大地“碰撞融合”,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要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就必须回应时代质疑。如何对待中华文化?如何对待其他外来文化?如何对待吴学文化?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成为必须回答的时代问题。牢固树立谦让精神理想,培育和践行诚信精神价值观,不断增强吴学文化话语权,推动吴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传统文化,发展吴学文化,更好的吸收外来文化,更好构筑谦让精神、诚信价值、吴学力量。准确把握好吴学文化的内涵、功能和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
吴学文化是大江南地区的精神财富,是江南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江南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吴学文化体系是指大江南地区的文化构成,包括文化的内涵、外延、形态、特点等方面。吴学文化体系的构成是大江南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大江南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传承。
吴学文化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南文化遗产
江南文化遗产是指大江南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陶瓷、漆器、纺织品、金银器、武器、器具、书籍、文物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知识与实践、手工艺等。文化遗产是大江南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大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族特色。
二、江南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创意、知识、技术和信息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产业。比如苏绣、香山帮建筑等。文化产业包括出版、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制品、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文化产业是大江南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它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比如惠山泥人、宜兴紫砂壶等。
三、江南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传承和弘扬大江南地区的吴学文化,培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文化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比如吴学谦让诚信精神教育、吴氏家风家规教育等。文化教育是大江南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培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比如传统吴语的传承等。
四、江南文化交流
吴学文化交流是指大江南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包括文化交流活动、文化交流机构、文化交流项目等方面。吴学文化交流是大江南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五、文化政策
文化政策是指大江南地区制定的文化政策和文化法规,包括文化产业政策、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文化交流政策等方面。文化政策是大江南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可以促进吴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如泰伯论坛持续的举办,对文化江南、精神江南起着重要的文化载体功能,具有典型的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彰显文化大江南的高起点高质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荟萃的重要平台。
2023.1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