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江南文化之源”,感受吴学文化的历史底蕴

文/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文化,如一片神秘浩渺的星空,令人无限遐想,它是江南历史孕育的文化精粹,是人文积淀深厚的历史宝库。
研究吴学文化是一项浩荡工程,是打开神秘而古老历史故事的即将展现。揭开吴学文化的神秘面纱是我们当下的责任和使命。
吴学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吴国时代文化的产物,因江苏太湖流域历史文化古迹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呈现,称之为江南文化吴学之源。
为了让江南人民更直观地触摸这璀璨的吴学文脉,感受这浓缩几千年的遗韵流芳,全面反映太湖地区吴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特征、地理环境及主要影响。栩栩如生再现江南先民风采,将远古江南的美好文化和吴学文化生命主体动态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吴学文化胜景,不由得让人生发古之幽情。如此宏伟、内涵如此丰富,吴学文化体系建设成之日起,便成为江南太湖流域的一个新“地标”,但它不仅是吴学文化形态上的“地标”,更是太湖乃至整个江南文化精神传承上的重要“地标”,以3000年的历史底蕴,赋予了江南人民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坚实的文化自信。
醇厚吴学文化,氤氲浓浓书韵香!奉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聆听吴学文化历史渊源;研究吴学文化与历史合璧和吴学文化生态的古风。
吴学作为一张古今辉映的历史文化名片,一直是推进江南发展、建设书香江南的思想能量 源泉。可以说,文化书香氛围为江南发展提供了成长“沃土”,而读吴学学习吴学研究吴学也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江南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江南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以圆融通达的理念、数字科技的手段,赋予“最江南”更多创新表达,让江南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深耕全民学习,赓续吴学追求。徜徉吴学文化,精彩的吴学故事从这里走向大众。在吴学里,既能回望过去,又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史记-太伯篇》《论语-泰伯篇》《吴氏春秋》《左传》《竹书纪年》……在这类史书中徜徉,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吴学历史,历史岁月中散发出更新的吴学文化魅力,唤起我们对历史生命的热爱。
分享文化书香生活。延伸吴学文化魅力的多元形式,只有不断创新方法载体,拓宽书香维度,才能让更多人们在不经意间遇见吴学文化的美好。文化是历史的生命,历史是文化的本源,通过学习去传递对吴学的关注,对吴学文化多元化的理解,呈现出栩栩如生、精细入微的文化内涵的融合和理解。
厚植墨韵书香,高质量文化供给,让吴学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深入人心,彰显出研究吴学文化发展上的恒心与定力。
赋予创新表达,坚定文化自信。堪称文化渊薮的吴学,源远流长。传承、保护好极为重要。吴学上溯至马家浜文化时期,中承春秋吴国,下至近代,研究吴学这是个非常浩大的工程!江南是文脉的富集地,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地区。现在启动研究吴学和历史研究,正是适逢其时。
我们将文化生发的着眼点回归于历史时,将出现巨大的文化聚焦能量。因为吴学书香中有不息的江南文脉,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个“根”,嫁接上更多具有传承价值的文化枝蔓。一部包容开放的完整的吴学文化体系,经过不懈努力必将呈现在大家面前。当前,借助各类舞台,推动江南文化融合,赋予更多创新表达,在交流互动中展现和积蓄吴学文化自信。
跨越几千年历史岁月长空,一场丰富多彩的吴学文化与江南文化的精彩碰撞,必定会擦出别样的火花!
让浓郁的吴学书香延伸蔓延,沉醉其中,在诗歌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中,感受吴学文化的无穷魅力。
书韵悠长、翰墨飘香的吴学,涵养出知性儒雅的包容的文化气质、崇文重教的精神底色。吴学精彩将依然留存于岁月记忆里,在吴学的历史中,泛起一阵又一阵涟漪,让每一个吴姓人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继续谱写吴学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现在,研究吴学犹如一枚即将破壳的蛋,呼之欲出,让我们翘首以待,见证吴学文化的灿烂辉煌!

追溯“江南文化之源”,感受吴学文化的历史底蕴


2023.12.11日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8日 下午6:00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下午1:22

相关推荐

  • 泰伯:先秦至德思想的践行者与文明融合的先驱

    撰文:吴美福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谱系中,泰伯的名字或许不如孔孟老庄般闪耀于思想典籍,但他以“三让天下”的实践智慧与开拓精神,构建了一套独特的道德哲学体系,成为先秦时期“德治”思想的重…

    2025年4月8日
  • 《吴学之光》

    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

    2025年3月5日
  • 《泰伯谦锋 三让刻碑铭》

    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绵密的。我站在梅里古都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烟雨朦胧的泰伯庙,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

    2025年3月5日
  • 《三月的丝竹》

    文:吴美福 鼋头渚的樱花还在含苞,蠡园的水波已把晨光揉碎成千万片银鳞。古运河边的老柳树刚吐出米粒大的嫩芽,枝桠间悬着的几盏红灯笼便急着在风中蘸墨,要给三月写一封花笺。 惠山祠堂群的…

    2025年3月5日
  • 《砚底潮声》

    撰文:吴美福        太湖石皱褶深处渗出一滴北宋的雨。我在退思园夜读,忽见残碑拓片上的虫蛀孔洞溢出微蓝星…

    2025年3月5日
  • 《泊渎河畔的青铜犁痕》

    撰文:吴美福       晨雾未散时,泊渎河像一卷半展的旧宣纸,青石埠头沁着露水,苔痕漫漶处依稀可见船缆磨出的凹痕。我数着埠头石阶上的年轮,一级是吴越争霸的剑影,一级是南朝四百八十…

    2025年3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