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都说仁义值千金,自古以来很推崇仁义,但是,自古以来特别是现在又有几个人又有仁义的信念?那么,在商朝未期就有这么二位人,不仅是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那就是数次让王位而万里奔吴这件名誉天下的谦让精神的名芳千古的事,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太伯,仲雍,他们两人不但精神高尚,还重视讲仁义、讲礼仪、有智慧、有勇气,有开拓创新嬗变精神。
仁义实质是看到别人有难,能伸手帮一把,有福享的时候,能不过河拆桥和吃独食,这就叫仁义。仁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孟轲)对此更是推重此概念;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
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
正是基于这种为别人着想,为人家考虑的仁义思想,太伯、仲雍才会有做出多次让王位的决定,才会千里万里奔吴开拓江南的壮举。奔吴开始后及到达梅里后,始终有个愧疚缠绕着在太伯心里,二弟仲雍本可以留在岐山过稳定幸福的生活,可以辅佐父亲与三弟季历壮大周族,不该随自己历经千辛万苦壮奔东吴梅里。况且,到达梅里后又辛苦辛劳的建设新家国,开辟新天地,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总感觉对不住二弟仲雍。当太伯、仲雍团队取得了大家的完全信任,完全融入当地后,太伯被大家推举为“领袖”时,太伯又力荐仲雍为“勾吴”的君主,自己甘愿辅助仲雍,但是,仲雍为了避位借口开发海虞河躬耕常熟。
这就是历史上评价太伯、仲雍“三让两家天下” 的原因和真实情况,这就是“仁义” 完全的诠释,这就是太伯、仲雍的完整的人格。
历史上发生过一件事,最能说明、最能代表仲雍对太伯兄弟情深义重、仁义仁慈的胸怀和品德。仲雍追随太伯,志同道合,“让国同心,三让王位” 伟大诗人李白赞称“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仲雍轻功利、重实事、默默奉献,是太伯得力助手。孔子称仲雍为“逸民”及“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即指仲雍对兄礼让,不争权,不干政。
当仲雍、万妹察觉到太伯有让位之意, 决心避让。仲雍向太伯提出探查低洼地, 开发海虞河的意见时,太伯也只好同意。话说太伯妻子姜姐被野牛顶死后,太伯膝下无子,仲雍多次劝说大哥再续缘,无奈太伯痴念妻子姜姐不肯续缘。仲雍和妻子万妹急在心里。在去海虞河之前,仲雍与万妹商量决定把儿子季筒留在梅里以便照顾好大哥太伯。这种兄弟情深, 体现在这种大义之举之中。由此礼让带来兄弟和谐, 社会和谐。这件事,反映了仲雍仁义仁慈的心,宽厚如大海般的胸怀,才会有后来光耀天下的至德精神,才会有吴国700余年的辉煌。仁义之事固然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民族精神,陶冶了千百年来人们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不仁不义, 必定是贬斥他人格的低劣和道德的败坏。自古以来, 圣人贤士都以仁义来严格律己,太伯、仲雍谦让王位,季札挂剑诚信,夫差不杀勾践, 他们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仁义”二字,可见,这如千斤巨石之重的两个字是支撑人的两块基石,做人,就要做仁义之人。
仲雍呕心沥血, 长年从事开河引水, 拓荒造田, 发展生产, 使常熟地区成为鱼米之乡。太伯身后无子, 86岁高龄的仲雍继位, 毅然挑起重担继位创业五年, 把“勾吴”国料理得很有生气, 受到人们的敬仰, 称得上鞠躬尽瘁, 大有一番事业, 实是了不起。仲雍殁, 葬于海隅山, 显示了他与常熟生死相依的情怀。后人感其恩德, 改称虞~山, 所在地则称为虞地, “虞”从此为常熟的简称。
仲雍追随太伯,志同道合,“让国同心”,三让王位。孔子在《论语》中赞道:“仲雍、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伟大诗人李白赞称“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
太伯、仲雍开拓江南,建立勾吴国,功勋卓著。当地人民拥戴太伯为勾吴之主,在位49年。仲雍轻功利、重实事、默默奉献,是太伯的得力助手。孔子称仲雍为“逸民”及“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即指仲雍对兄礼让,不争权,不干政。
没有什么理由讲,仲雍仁慈,宽宏大量,敦厚为人。
“仁”是仲雍一生所追求,仲雍对仁的理解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那么何谓恻隐之心? 如果你看到东风无力百花残,原本绚烂的事物在一个湿冷的夜在记忆中离去,只剩满地残破的躯体,你是否心中有所触动,戚戚然若有所失; 如果你看到有人衣衫褴褛,眼神因为饥饿而黯然无光,双眸深深地凹陷,你是否顿生怜悯,不禁要伸出援手,如此,就是恻隐之心在暗中怂恿,而人之为人,是不可离了这颗恻隐之心的。没有恻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仁”,人,就成了高山上无法融化的永久冰雪,冷漠代替了热心,社会也就永远处于冰冻状态,没有情感,没有光明,没有温暖,试问这样的世界怎么会惹人留恋?都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然人是人,而非草木,就应当胸怀仁心,让人间有情。
“义”的本义是“仪”,中国人习惯于以平衡的原则来处世,所以也把“正义”作为行为的准则之一。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何谓羞恶之心?《诗经》有言:“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所以人之为人,要懂羞恶,顾廉耻。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也正是指的这一点。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是能抵抗诱惑肯坚持自我,做到为人有“义”的? 义,应当成为做人的根本立足点和价值取向,这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积淀的精蕴。
仁和义向来是相辅相成,形影不离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人生理想,它不仅是这千年的回音,也要成为当今社会中人们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坚持仁义,做仁义之人。我们的传统美德本来就深深扎根于百姓日常之中。我们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应当继承传统美德的这一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新道德必须与中国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传统美德相承接,才能生根成活,才能持续发展。这样做也便于将潜藏于中国人心中的传统美德复苏起来,培育起来。道德精神可以超越时空而且长久起作用。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作为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在华夏神州已影响人们几千年,贯穿中华伦理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是中华文化能发挥凝聚作用的重要因素。
道德观念植根于一定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传统美德的合理内核包含着具有相当普适性的内容,但也要经过现代转换,才能适合当今新时代而得以传承。核心道德的确立绝非一蹴而就,也非一人之功,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经过集思广益,逐渐取得共识。在历史上,在今天,太伯、仲雍的至德、至仁、至义精神品德永远照亮我们,其彰显的价值是永恒的。
参考资料:
高燮初 主编 吴地文化通史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24.1.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