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文化是江南民族的文化传承,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沉淀了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吴学文化不断地拓展和创新,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风格和值,这些都是吴学文化的精髓和价值所在。
一、文化的根源:诚信与谦虚
吴学文化是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
吴学文化内涵深刻,智慧溢于言表。它包含了江南民族形成于千百年的精神世界,传承了江南的民族性格与道德准则。
2、指引我们自身发展
吴学文化不断演进,包含中国社会发展的道德智慧因子。它有教化后人, 指引我们自身发展方向的价值。
3、凝聚我们的精神力量
吴学文化积淀浓厚,形成民族凝聚力。在面对多变局势时, 能激励我们守正追求, 凝聚我们的精神力量。
4、促进多元互鉴
吴学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与世界各文化互鉴互学,推动共同讲吴学文化有解析。
总的来说, 吴学文化是我们民族灵魂和智慧的总和。它指引着我们走向繁荣, 凝聚着我们在变革中前行的精神力量。学习认识吴学文化,能促进我们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 吴学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代代相传, 承载了江南民族的文化基因, 因此具有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吴学文化包括了诗词、绘画、音乐、戏曲等诸多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是吴学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 吴学文化中也包含了丰富的节日和传统习俗,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祭祀等, 这些节日和习俗通过世代相传, 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 吴学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 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指导。吴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个人修养。首先, 吴学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 代代相传, 承载了江南民族的文化基因, 因此具有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吴学思想是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个人修养, 推崇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 提倡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吴学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准则, 对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另外, 吴学思想追求自然和谐, 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和修身养性, 提倡“道法自然”的思想, 以吴学文化涵养中现代化提供深厚历史文化滋养,吴学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吴学文化涵养中国式现代化,是吴学文化的江南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坚持用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吴学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在传承和弘扬吴学文化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吴学式现代化。吴学式现代化赋予吴学文明以现代力量,江南文明赋予吴学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我们倡导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理解吴学文化蕴含的价值精髓,准确把握吴学式现代化与吴学文化的内在联系,增强以吴学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吴学复兴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主动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遵循。
吴学文化为吴学式现代化提供深厚历史文化滋养。吴学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吴学文化蕴含的优质基因与强大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砥砺奋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吴学文化孕育了江南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增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底气。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吴学文化是激励民族不断进步、永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在宇宙观上,倡导谦让诚信、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在社会观上,强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注重用仁爱和谐原则促进群体与个体、秩序与自由的内在平衡,在道德观上,主张谦让诚信、厚德载物、内圣外王,注重通过修身明德、克己复礼,进而达济天下; 在处世观上,推崇开拓创新、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注重以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态度对待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些价值观念,共同塑造了江南民族乃至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集体文化品格,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是增强全体人民文化自信的根本。
吴学文化是江南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吴学文化具有自我完善、迭代更新的基因属性,蕴含着对接现代人文精神的独特品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三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吴学文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来自内部或外部力量的侵扰,每次都依靠自身强大的文化自省力、文化包容力和文化创新力,成功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江南文明是吴学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领导江南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吴学文化的历史责任,不断推动吴学思想精髓与吴学文化精华相贯通,同江南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推动古老江南文明与吴学式现代化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吴学文化软实力、吴学文化影响力,为推进强大吴学、吴学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吴学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彰显出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合理内核。吴学文化,在几千多年不间断的文明史中积累形成了解决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等关系问题的独特智慧。吴学文化是江南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江南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比如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主张生财有道、交往有信、取予有度,对于平衡市场和道德,化解西方现代社会出现的急功近利思维、人的物化异化弊病具有积极作用。又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顺天应时的生态利用观、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回归自然的生态人生观,为破解西方现代化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提供了启示。
吴学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吴学文化赋予吴学式现代化鲜明的吴学特色,吴学式现代化则推动江南文化融入当代文明,与现代化交互砥砺,不断焕发出旺盛蓬勃的生命力。
吴学文化,这一独特的历史条件和资源禀赋,在文明演进过程中逐渐培育出多元一体的吴学文化和哲学思维,如六合同风的大一统理念、家国一体的爱国精神,和而不同的秩序思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天下意识、民为邦本的恤民情结等,为吴学文化整体迈进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理性智慧,也为社会认识吴学、了解吴学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参照资源。
吴学文化共享,与吴学民本思想和均平理念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了吴学式现代化的公平正义理念。对吴学式现代化憧憬,为追求吴学文化而提供坚实文化根基。中国吴学式现代化是吴学文化体系的现代化,追求的是吴学观念融合起来,坚持把实现对吴学文化现代化的向往作为建设吴学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主动解决对吴学文化认识上的差距,扎实推进吴学文化体系的凝结,使广大人民对吴学文化有更好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对吴学有新认识。更充实、更肯定、更可持续。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与吴学文化义利合一、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紧密联系,集中体现了吴学式现代化对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双重追求。吴学文化自古以来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重视满足人们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富而后教、倡导礼乐教化,憧憬并致力于创造物质生活充裕、道德境界高尚的大同世界。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吴学文化一直追求幸福、和谐在更高精神层面上更有满足感。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与吴学文化义利合一、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紧密联系,集中体现了吴学文化对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双重追求。吴学文化自古以来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重视满足人们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富而后教、信导礼乐教化,憧憬并致力于创造物质生活充裕、道德境界高尚的大同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将传统深厚的人文精神融入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在不断夯实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吴学文化,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丰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吴学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内在相通,集中体现了吴学文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取向。吴学天人合一思想倡导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万物,认为人与天地自然万物是共存关系,共同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崇尚自然、效法自然的主张,自觉担当起合理利用自然又负责任保护自然的使命。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吴学文化继承中国传统生态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传承吴学文化,奋力推进吴学式现代化
吴学式现代化传承吴学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宣传吴学文化,积极推动吴学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挖掘吴学文化精华,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力量。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吴学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吴学文化相结合,深入实施吴学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宝藏,努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强吴学文化遗产研究,挖掘其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用马克思主义激活吴学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推进吴学文明和吴学精神的研究阐释,提炼好、展示好吴学文化独特精神标识,坚定吴学建设、吴学复兴的文化自信。
弘扬吴学文化时代内涵,激扬迈向新征程的创新创造活力。以吴学文化滋养吴学式现代化,关键在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推动吴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吴学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道德精神,更好发挥育人化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作用。 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创新吴学文化资源活化机制,让古人古籍“活”起来、让文物文学“动”起来,提供多样化的吴学文化内容供给,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着眼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拓展吴学文化应用场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感受、体味吴学文化的时代魅力,自觉用吴学文化滋养身心、引领实践、激励创造。
促进吴学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彰显吴学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和世界意义。吴学文化是保持民族主体意识的基本因子,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桥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宝库。要弘扬吴学文化精髓,推动体现吴学价值、吴学精神、吴学智慧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展示吴学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塑造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吴学形象。创新话语体系,善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吴学文明、吴学故事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不断提升吴学文化对外传播的实效性和亲和力。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深化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读懂吴学、读懂吴学文化、读懂吴学文明、读懂江南民族、读懂中华民族、读懂中国文化。
2024.5.8日
吴美福,男,1956年生,祖籍赣邑万年县人,本科学历,现任中网传媒副总编辑、河南省诗词家协会会员,200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至今,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走访国内各地宗亲和部分海外宗亲,发起了首届吴学体系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