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习吴学

文 吴美福
吴学,解释为学习和询问,知识等研究江南文化之学问。吴学的定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
吴学的定义: 指的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的知识,包括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如科学知识。吴学,既江南文化之学问,吴文化之学问。
吴学的构成: 吴学由“学”和“问”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学”指学习,而“问”则强调通过提问来深化理解和探索新吴学知识。
吴学的过程: 吴学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习是通过接受新知识,而提问则是产生新行为和理解的过程。
吴学与知识的关系:吴学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吴学强调的是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动的结合。
吴学与道德修养: 在传统吴学之道中,“问”的意义与重要性有时不亚于“学”,孔子喜欢“大哉问”的学生,表明“问”在吴学学问中的重要性。
吴学的实践意义: 吴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说话办事的能力。真正的吴学学问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吴学的概念,让我们通过进一步探讨吴学的深层含义和实践意义: 到底什么才是吴学?
现在把我对吴学的所思所想呈现出来,供大家参考。
“吴学”由“学”和“问”两个部分并列组成,这两个两部分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治学之道和方法,在理解时应从“学”和“问”分别讲起。
“学”的范围很宽泛,但在“学问”中当指学习。朱熹认为:“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人是会学习的动物,人们获得的所有知识大都来自学习。孔子说:“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诸葛亮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的确如此,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有差距,不在于先天智力水平的差异,而在于后天的学习。只有学习,才有学养,学养不深,哪儿来学问?学习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从书本上学习,其次需要向师长学习,再者我们还应当从实践中学习。对此大家都深有体会。
研究吴学,“学”离不开“问”,“吴学之道”“学即继以问也”。求知仅靠读书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勤于思考,辨析所有吴学知识的益处何在,有何缺陷,这就需要多问。正是通过“问”,才能提升人们对吴学知识的辨识能力、反思能力和拓展能力,进而获得长足的进步,获得丰富的知识。“问”实际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吴学知识的重要技巧。
何为“问”?问何事?问何人?“问”就是反思,就是提问,就是请教。我认为在学习中,首先要问自己。这就是说,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去请教、去实践,首先要自己思考问题,反思所接受的信息或所接受的知识,究竟是什么意思?应怎么理解?与书本、与老师、与实践有无不同,有什么不同,为何会这样…学必思,思必问。独立思考,审慎追问。只有带着问题去学,在思考中领悟知识,才能真正将吴学深化于心,才能真正进入吴学学问的殿堂。格物致知,悟道觉醒。
问自己后,才能请教他人,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如果不带着问题去学,即便博览群书,遍访名师,深入实践,我们所看到的吴学知识也可能只是一闪而过,没有在大脑中形成印记,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最终变成人云亦云,难以获得真吴学真学问。对吴学存有疑问,表明我们已然思考,便会想方设法解决它,几经摸索得到一个答案,将不知道的变为知道的,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吴学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就会有成就感,也会激励我们再学、再思、再提高。真正的学者不光是学富五车,更应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独立的见解。这样的观念不仅表现在读书上,更表现在写作上,比如我们在写吴学论文时,必须追问自己,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方法是什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思考,如何论证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对吴学的独立见解,吴学论文才有生命力。
“问”的含义当然包括向他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善于问道于他人,才能博采众长,有效地提高自己。向他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不耻下问。在这方面,古代先贤的佳话很多。刘开在《问说》中总结说,“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也就是说,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的修养和学业就足矣。向他人学习,不要限定范围,即便是自己的学生、下级、晚辈,只要他们相较自己有某一方面的长处,就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学习。
不耻下问是一种美德,相反,有任何问题都不屑于问他人的人,大多是刚愎自用、自负之人。其实,每个人都会因为不同的知识积累、价值取向、人生阅历,而对事物形成不同的看法,都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我们一定要抱有“求得一字便为师”的态度向他人学习。向他人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与他人讨论同一话题,也可以是提出问题请教他人,还可以是请他人评论自己的观点,等等。正是通过向他人学习,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知识缺陷,我们自己的吴学知识才会不断增长,逐步完善,渐至成熟。
学与问需相辅而行
“学问”包含了两种治学的方式方法。正如清代陈宏谋所说,“古人学问并称,明均重也,不能问者学必不进”。刘开在《问说》中也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这些话都说明了“学”与“问”是治吴学的两大途径。若要求学问,则不仅要“学”还要“问”,不仅要善于学习,还要善于反思,善于发问,如此才能做好学问,才能有真吴学,才能有大学问。
“学问”还包含了另一层含义,就是“学”与“问”必须相辅相成,“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相辅而行的意思就是说,要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求知治吴学之道,在于学而不止,在于问而不停,在于认真读书,在于问学相长,在于实事求是,在于勤于思考,在于不耻下问。只有把握好、实践好这一根本道理,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获得学问,才能使自己的吴学日益精进,获取广博的吴学知识。
“学问” 不仅是对我们知识、学识的概括,同时还包含了求知的方法、思考的能力等意思,具有丰富的内涵。通过对“吴学” 之“学”“问”二部分的意义探究,我领悟到了吴学治学的基本方法和获取吴学学问的真正途径。
2024年8月22日

怎样学习吴学

吴美福,男,1956年生,祖籍赣邑万年县人,本科学历,现任中网传媒副总编辑、河南省诗词家协会会员,200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至今,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走访国内各地宗亲和部分海外宗亲,发起了首届吴学体系建设研究会。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0)
上一篇 2024年8月22日 上午7:47
下一篇 2024年8月24日 上午7:03

相关推荐

  • 什么称书院

    撰文 吴美福‌ 书院内涵‌可以从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进行解读。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其内涵丰富多样。 精神层面 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

    2024年12月24日
  • 建构中国自主的吴学体系

    撰文 吴美福        建构中国吴学知识体系,是近几年来我们吴姓吴学人的夙愿。中国学界对“吴学”概念的最初理解是以吴…

    2024年12月24日
  • 做一个有风骨的男人

    文  吴美福        男人之所以称之为男人,是因为具有男人的风骨。    &nbsp…

    2024年12月23日
  • 论自私自利之男子

    文   吴美福        世间男子万千,然有这样一种人,其心狭隘如沟壑,其行自私若豺狼,吾称之为自私自利之男子也。 …

    2024年12月21日
  • 吴学与桃花坞木刻

    文  吴美福        ‌吴学文化与桃花坞木刻年画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nbsp…

    2024年12月3日
  • 吴学与吴门画派

    文  吴美福        ‌吴学与吴门画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n…

    2024年12月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