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文新 编辑:吴美福
我老家,就在珥陵镇祥里的吴家村,葛城的水土养育了我,葛城的历史文化滋润了我。2013年,我退休后,到无锡居住已经八年,但老家的“乡愁”却难以割啥,甚至越发浓烈。因此,我就有了提笔想写一点珥陵历史的念头。
在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现在的丹阳西南郊的“凤凰山”就有人居住,逐渐向南发展,约四千多年前来到现中仙行政村的“高头村”,即如今珥陵的“一村”。后又经千年的繁衍生息,农业耕作不断发展,巳形成了“筑巢引鳯”之势。
珥陵,北靠是长江,南临金坛湖泊,往后是溧阳宜兴低山屏障。西枕宁镇山脉,背靠茅山丘陵(依座在“小茅山”),东朝太湖流域和常州武进平原。
我儿时就听闻传说:远古茅山的道仙,一天,兴致昂然走下茅山,向东巡游细数群山。一路行至珥陵已数到九十九座山,因觉劳累就坐下来稍作休息。然后,站起来想走时,才忽然发现,自己屁股底下还座着一座山忘记数了,其实,茅山向东一共拥有一百座山,于是,他就将这最后的这座山,命名为“小茅山”,它就在如今珥陵集镇西南郊的“小茅山”村位置,千百年来,小茅山绵延挺立。
2005年,在中仙村万亩良田改造、大规模土地平整时,推土机赫然推出了商周至汉朝以前的文物和遗址,出土有三个历史文化层。上层,有西汉富人墓、东汉武将墓,分别出土了随葬品、瓷器、陶器、宝剑等许多文物;中层,是战国时期的古墓,出土有非常精美的玉璧;最底层,是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其中,也有养猪的圈屋等,出土有石锛、石斧、鬲片、鬲足等文物。?? 由此可见,高头村遗址,当时的农业巳经发达,社会比较进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相传称高头村区域为“头村”,即珥陵的“第一村”。在近代还树有“头村”的牌坊。这就是珥陵最早考古发现的历史轨迹。关于葛城,当地人称“黑城”,由于音相同,其实应是“阖城”,丹阳方言“阖”与“黑”、“城”与“村”同音。“阖城”或与早期“阖闾城”相关。
根据当地的一座古桥上刻着的“葛城桥”判断,葛城的地名由来已久。葛城地处珥陵东南六里的偏僻处,交通不便,很少有人知晓。
根据陈利慧介绍,十多年前,他在珥陵葛城东面的(隔壁乡镇)里庄镇任党委书记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块人迹罕至、杂树丛生的神秘地带。当时,他见这里地形独特,便意识到这里具有开发旅游资源的价值。为了熟悉地形,他从1997年起曾多次冒险进入四面环水、灌木丛生、地形地貌非常独特的地地方进行考察,正准备酝酿利用该地址进行旅游开发时,对此一直念念不忘。
他担任丹阳市文化局局长后,文物保护的职责感使他立即把葛城遗址的考古调查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从2005年底开始,丹阳市文化局先后数次邀请了江苏省文物局、南京博物院、镇江市文化局、镇江市文管办、镇江市博物馆等部门的领导和文物界的专家以及地市各级领导赴葛城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经过考古专家、学者对该遗址地形地貌和地面遗存、遗迹分布现象的分析,初步推定该遗址为一座春秋时期的古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2007年夏天,一个重大考古发现震动了中华考古界: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镇“葛城”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吴国古城!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次发现春秋时期吴国早期的古城址。
为了揭开葛城遗址的神秘面纱,丹阳市文化部门积极筹备经费,准备勘探试探工作。2007年6月,镇江博物馆获准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试掘,自7月上旬考古工作开始,在镇江博物馆研究员肖梦龙,武汉大学教授杨宝成的带领下,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勘探,“葛城遗址”神秘面纱已被初步揭开。
在考古现场,记者发现,虽然“葛城”已经几乎在地面消失,但古城的轮廓依稀可见,护城河清晰可辫。只不过,曾经高达10多米、宽約24米的城墙,已经被杨树林替代,至今仍然有約50米城墙伫立地面,只不过地面高度只有5—6米。据考古人员测量,古城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长190米,这里只是内城,西周时这么大的内城规格已经很大了。
古城遗址占地面积86亩,三道环濠面积約200余亩,遗址核心面积有64亩,遗址高出地面3米,每道环濠围绕遗址周围而开挖,距遗址分别有8米、40米、60米距离,环濠深2—3米。古代的城有城有廓,即内城和外城,‘筑城以守君,造廓以卫民’,普通人不可能住在城里。葛城的形制很独特,水和城环环相套,从内城往外走,越过8米宽的壕沟,就是60米宽的外城,城外又是一道壕沟,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三层水环绕两层城。这种水环城、城环水的结构和常州的春秋淹城一样,但葛城的内城比淹城时代更早、规模更大。
考古人员首先对遗址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勘探和开挖二至三个探方,摸清其地下文化层堆积情况。
经过试发掘,三个探方出土了以下文物:1,石器:石钺、石犁、石箭镞。2,铜器:箭镞、铜器残件。3,工具:陶鱼网坠。4,红夹砂陶炊器锥型鬲足、鬲口沿及腹部等。5,泥质灰陶盘、豆、黑皮陶豆、内刻纹盆、圆底红陶瓮、罐等。6,几何印纹硬陶坛、罐等。7,原始瓷豆、碗。纹饰包括:粗绳纹、细绳纹、蓝纹、回纹、折线纹、方格纹、云雷纹、菱形填线纹、编织纹等。
在“葛城”中央,考古人员发现,有一座房屋的遗址,这座房屋很大,现场遗留的火烧土证明,这座房子的面积至少在25平方米以上,而当时一般住户面积也只有10平方米左右,这座房子用途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在发现葛城遗址后,先后又考古发现两处配套遗址。
一,是神墩遗址,它是四面环河而又高出地面的土墩,面积有20多亩。推测是国王和国家祭天祭地的场所,它伴随整个葛城存在的全过程,考古时在祭坑中发现了一把青铜剑。
二,是珥城遗址,它也是一个高出地面的土墩,它三面环河,其面积约20多亩,考古专家说是葛城的弟妹城。它是相对于都城的经济重镇或军事重镇。
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器型纹饰特征考查,“葛城”遗址的时代,可以定为西周中期至春秋,下延续到战国早期。
葛城考古发掘后,丹阳市政府在2008年10月12日,召开由12位专家参加的江苏省、国家高层论证会、新闻发布会,宣布对境内葛城遗址的考古成果,一致认为:葛城遗址为江苏省境内,时代早、延续时间最长、保持较为完好、内涵极为丰富、西周至春秋晚期的吴国古城,其时代贯穿大半多吴国历史,其面积、规格远远大于淹城遗址。?????
专家杨宝成认为:吴国早期没有大城,新发现的丹阳吴国葛城“城址”跨度长达500余年。江苏省文物局龚良院长认为:经考古论证可以明确,葛城具有政治、文化中心的性质。?
我老家就在丹阳珥陵祥里吴家村。从小就生活劳动在葛城、神墩、珥城遗址这片土地上,对这儿的地型地貌非常熟悉。
在考古专家对葛城遗址探索认证的基础上,我怀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感觉这三个城址外还有一些附属和配套设施。
葛城向西北2000米,祥里村西南500米处,是我居住的吴家村,从小就知道紧靠我吴家村东南边有一大片墓群(由三个小山丘样,三点角型紧联在一起),村上人一直称它为“大坟”,大约有25亩面积。从古以来上面一直是杂草、树木丛生。五十年代以后,其中,一区坟由大队组织开垦后,栽种了桃树和瓜果,一区坟由生产队平整后,砌了养猪养牛的“社房”,一区坟平整后做了打谷场,并砌上了仓库和蚕室。八十年代,农村造房高峰时要用土,村民陆续到坟丘上取土时,先后发现有,很多大的长方型古砖和陶罐等。
这就有可能是,吴王过逝后,灵柩运送到此,先在此举行“葬礼”,然后再葬入“陵墓”。打谷场上发现的这些“大古砖”,很有可能是古墓的建筑用砖。
在这片坟丘四周的不远处,散落着大约有十六个大小不等的池塘, 这些池塘我认为是,为每个国王过逝后,安葬取土筑坟而形成。
对这区墓群我一直觉得是个迷,究竟是谁家的坟、那个朝代的坟?是国王后妃、还是王公贵族?我现在想来,有可能是春秋吴国君王的陵墓。因为我发现,从葛城遗址,到神河头遗址,再到珥城遗址有一条河道(现暂叫它为吴城河)相互连贯,而这条河上又有一条支河(祖先一直称它为“梦安里”,可能是为纪念吴王寿梦来此地安息而得名)专门通达这片墓群。
在墓群的东南面约1000米、神河头遗址东北面约1000米处有一个叫“南庄”的村,在它村内及西面有一片十多个组成的湖岛,小的有半亩田,大的有两三亩田不等,岛周围有沟,沟中间有岛,靠村西面有一个近十亩田的看似很深的湖,湖中均韵的排着两个岛。这些岛都由河沟封闭着,人们一直都不能上去。
在珥城遗址南面与祥里村委会的周围这片很宽广的地带,有好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沟,当中有好多面积更大的封闭的湖岛,看上去错落有至,有着一定的规律。主要有几条大的东西走向的河沟,一条叫里长沟,一条叫前长沟,一条叫上长沟,一条叫下长沟,最长最大的为上长沟。它西从丹金漕河向东流到一个叫曹口村的东面入丁义河,河上由西向东分别有车垛桥、观音堂桥、斜角桥。这些由河沟围在中间的湖岛有的几亩、有的几十亩、有的上百亩的范围。听我家过世的三祖父讲,祥里村委东面的那一大群河沟和湖岛,古时候是用来操练水师的地方。
我想,珥陵作为平原地区,有这么密集的河沟、独岛、半岛、墓群,不是自然形成的,一般的人力也是不可能开成的,可能是作为国家(吴国)之用,只有动用强大的政治军事权威,调动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应当是高度规划设置,长期施工,才能构筑而成,而且是相互配套。很有可能是2500至3000年前,雄踞江东,企图称霸中原的吴国帝王,训练陆军、打造水师、国家管理、生产生活、修养安息的地方。?
首先,葛城之名的原由,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将原“阖城”赐封于大将诸葛瑾(诸葛亮之弟),从此就改称为“葛城”并一直延续至今。另外,当地人又称“黑城”,丹阳珥陵的方言,“黑”与“阖”是同音,根据历史研究已基本证明,葛城之前的原名就是“阖城”。那为何称名阖城,有可是吴王阖闾出生葛城,他的成长过程、军事和政治生涯大多在葛城,精心策划登上王位都在葛城。
并且,迁都无锡苏州后,阖闾和夫差时期,因吴王每年还是要到葛城“神墩遗址”和疑是’“吴家村陵墓”来祭祀天地和先祖,在吴国未灭前一直保留和使用。因此,阖城之名在我们珥陵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2500多年了。
在珥陵镇南,古时有一条叫“左渎”的河,即季子让王从葛城到躬耕九里,来往的“延陵九里河”。它东面从丹金漕河起,一直向西流经越塘、千口、至延陵。在丹金漕河口向西一里的河边,从汉代起就住着左氏家族,在汉代出了个“左恢”,是汉朝尚书左丞,京师称其清高。左恢墓葬于村旁,宋代左士在河上建桥叫“左墓桥”。
千百年来左氏世家一直是珥陵的名门望族。近几年来,随着全国左氏“寻根热”的兴起,左墓桥村,俨然成为全国左氏族人的“圣地”之一,即左氏文化的发源地。
相传在南朝时,珥陵还是一个小村落。按当时相邻村落的排名叫“二村”。二村有个蔡姓大户,他家姑娘年方十八,出落得婷婷玉立,美若天仙,且知书达理,聪慧贤淑。那时正值梁武帝广选嫔妃,这蔡姑娘被选召进宫,并成了梁武帝最为宠幸的爱妃。蔡妃受宠不争宠,与皇后相敬如宾,亲如姐妹。谁知红颜薄命,蔡妃入宫第六年,竟身染重疾,回春无望。临终前,她对皇后说:“入宫以来,万岁和皇后对我恩重如山,只是一别六载,未曾见过家乡亲人,希望死后能将孤骨运回家乡安葬。”蔡妃逝世后,皇后奏请梁武帝恩准,择日将棺木运回二村厚葬。从此这里因有王妃的墓葬,二村也就更名为“珥陵”了。
另有一说,蔡妃过世后,梁武帝不忍将她运葬回家乡安葬,只是令人将蔡妃生前所戴玉石耳环一副葬回故里,并赐名二村为“珥陵”。
到北宋年间,左渎河滨,又添新户。北宋陈凤,任州府佐吏,其子陈诚徒家丹阳珥村越塘。他行善积德,多有善举。先后募建了“黄堰桥”、“嘉诚桥”、“忠显桥” 、“越塘桥” 。陈诚四世孙陈震生有二子:陈东、陈南。陈东在太学读书时,积极主张“抗击金兵” 、惩治权奸,而被当朝屈斩。
到近代,在“五四”运动中,爱国学生还高呼:“向陈东学习”,“向陈东致敬”的口号响彻云霄。陈东的爱国主义精神,被后人世代相传。听说,早几年,越塘的村民已在村里建起了“陈东嗣”,让后人作为瞻仰陈东爱国主义精神的地方。
最近,我在有关历史资料中了解到,在南宋时期,珥陵扶城出了个谢皇后。
大约在870多年前,珥陵谢家生了个女儿,自幼丧母,由翟家(现在丁义河旁的翟家村)抚育,她天生丽质,美丽动人。一天,与群女行至桥(现在丁义河上的翟家桥)上,面朝溪水,人家发现,她映在水上的身影,背后有龙凤两扇,惊讶莫名,从此传为佳话。南宋绍兴年间,谢女士冒翟姓而应选入宫,许配给赵匡胤七世孙赵昚为夫人。1163年该王子即帝位,史称宋孝宗,一年后,进为贵妃。成恭皇后崩,册封翟氏为皇后。并赞扬皇后俭朴之德,曰:“平时皇后穿过的衣服,自己洗洗再穿”。
谢家常年务农,翟家名重望高,翟汝文曾任南宋副相,名传朝野。谢氏冒姓入宫,犯有欺君之重罪,一直有心事,立为皇后以后才向皇帝奏明,皇帝是一位英明君主,平时就深爱皇后,很同情她年幼时的遭受,下诏将翟姓仍然改为谢姓。并帮助她, 找到了魂牵梦绕二十多年的,老家亲人—弟弟谢渊,由县府官员护送京。在朝中任职,逐步上升为“和国公”。谢皇后在家乡的亲属中,受皇恩者有十人。
公元1194年,孝宗禅位给第三子,史称光宗,自己做一位太上皇,光宗尊谢皇后为皇太后。1202年,光宗次子即位,史称宁宗,尊太后为“慈佑太皇太后”。过逝后,史称“成肃谢皇后。”谢皇后在世时,敬夫教弟,皆以俭朴著称, 关爱他人,心地善良,后人尊其为“南宋贤后”。
目前,珥陵有些地名是与谢皇后是有关的:首先是珥陵的“谢庄村”,经研究:应该就是谢皇后的出生地老家,现在去看,还同样能看出,谢庄村就像是一个城,四面还有护城河的轮廓。谢庄村北面有前洪陵、中洪陵、后洪陵,可能就是谢皇后及家人的陵墓。
其次是,丁义河上翟家桥东的“翟家桥村”,它是谢皇后的养父母翟家,谢皇后就是在此被选妃进宫的。丁义河向南有张西巷,向北,有东城巷、西城巷。这些“巷”都是因谢皇后时期的城镇群。
在珥陵,一直有一个历史传说,即在明朝时期,盛甸村出了个“盛索佗”。后来,他小商品生意做到了北京城。他能说会道,宽厚待人。一次,当朝皇后出宫游玩,恰巧看中了他的‘货郎担’,并买了他的商品。很蹊跷,他们一见如故,好似亲人。正好皇后又没有娘家兄弟,顺便就认了他为娘家兄弟,从而荣升为‘当朝国舅‘。
而后,他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他为家乡,建城造市。改挖了‘丁义河’,建造了‘盛甸桥’,铺设了向东南到‘导墅’的路、又铺设了从盛甸桥到珥陵的石板路。有人说他死后秘葬,头都是金的。后人赞颂他,既有名气,又乐意奉献。至现代,有些地名也与盛索佗有关,首先是盛甸村,其实它就是一个城,现在去看,仍然可以看到护城河的轮廓。其次是盛甸桥、遮墓坊。再者是,前扶城、中扶城、后扶城。
中国水利首个大型工程“珥陵电力灌溉区” 。这是,2500年前吴国葛城,农耕文化传承延续的“现代版”展现。
珥陵,是江南的千年古镇,吴学文化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