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美福
吴学思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色,
在江南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发端于殷周时期的古代吴学思想,历经3000多年(公元前21世纪~1840年)。在理论上几乎涉及到伦理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形成了吴学学派。其影响深远,发展充分、完备。
吴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的先秦时期,是奴隶主阶级伦理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产生并取代奴隶主阶级伦理思想的时期。自夏代开始,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商代已有了一些初具伦理色彩的概念和命题。商代末年,以泰伯为代表的新贵族,提出了反映谦让等关系的“孝”、“字”(爱)、“友”、“恭”、“信”、等一系列道德观念,主张“以民为本”,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他们的道德观主要以人为本观所支配。
春秋至战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在思想领域中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季札对道德本源、道德准则、道德评价、道德作用、道德修养等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形成了新的谦让思想。吴学思想由泰伯奠基,经仲雍、季札等人的实践与阐发,最终确立了一个以“谦让开拓”为核心的吴学体系。强调道德义务,轻视实际功利,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季札还在泰伯的谦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人的善性,并指出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不同途径。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学思想,是现代吴学思想继续发展的基础。吴学思想的建立,标志着吴学的产生。
先秦吴学思想所探讨的包括谦让问题以及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认识并重视道德的社会作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区分了“天道”与“人道”,认识到在人之道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郑国的子产说:“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晋国大夫伯宗认为:“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左传·宣公十五年》)。吴学则把道德看作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墨家也强调“天下莫贵于义”,主张用道德说教的方法匡时救民。
② 从不同方面寻找道德的来源。春秋时期的多数思想家仍然相信道德起源于天命。但也有人认为,善恶同智愚、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特别是有人看到了道德与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
战国时期,对道德本源问题的讨论继续深入。季札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的本性,而人性本身是善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为了改变恶的本性而产生了道德。这两种观点看起来相反,其实都是以抽象的人性作为道德的本源。孟子承认恶是后天沾染的,荀子则认为善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分别从不同侧面肯定了客观环境对道德的影响。
③ 注重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提炼。在先秦吴学思想中,已孕育着汉代以后中国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忠、孝、仁、爱、信、义等道德规范。但不同的伦理思想派别和思想家,对这些规范所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比较保守的思想家强调孝亲,竭力维护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宗法制度;进步思想家们则比较重视“忠”,要求人们忠于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国家。
④ 开始了义利之辩的探讨。先秦时期的许多思想家都谴责那些顾利不顾义的行为,但是他们并不讳言利,只是主张重义轻利,而吴学思想即主张重利又主张重义,义利并举。
⑤ 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这是吴学思想的特色,在先秦时期,突出地表现在吴学思想中。泰伯与季札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后人从不同角度加以发展,并使之系统化。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其目的在于为培养“圣贤”,即树立道德榜样。
先秦吴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吴学思想的一个高峰,它不仅为后来吴学思想的统一和发展打下了基础,而且对当时和汉代以后中国江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